余老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3章 地方風土,我為文圣,一言以定天下事,余老九,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過了涼州邊界,幾乎就看不到什么像樣的路了。
重山之間,好不容易有一條路,也是一面臨著山壁,一面則是萬丈懸崖。
許知行當然不會在意這一點危險,但從這路的寬窄來看,若是有人運送貨物從這里經(jīng)過,想必是極為困難的。
反正也不算趕路,許知行便打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一品《靈經(jīng)》修為運轉(zhuǎn),天地間的自然元素盡歸他驅(qū)使。
土系元氣涌動下,山路臨近懸崖的那一面便延伸出去一米多寬的距離。
不僅如此,延伸出去的山路上還升起一根根石柱,每一根石柱一米高,相距數(shù)米寬。
石柱之間,有藤蔓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生長,連成了一道天然的護欄。
這樣一來,就算是兩輛馬車相對而行,也能夠勉強過去了。
走在這條路上的行人,安全性也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許知行就這么孜孜不倦的走一步改造一步。
若碰到路人,便停下來等他過去后再繼續(xù)。
偶爾也能聽到那些路過的人看到加寬的山路和護欄有感而發(fā)的一些贊嘆。
‘天,哪個修的路?人也太好了吧?’
每每聽到這樣的話,許知行也只是淡淡一笑,沒有做任何解釋。
就這樣,這一條近百里長的盤旋山路,許知行走了三天。
留下了一條足以稱之為壯舉的開闊山路。
當?shù)匕傩找婚_始還以為是官府派人修的,可一番打聽后,卻發(fā)現(xiàn)官府根本沒有人出動。
而且這段時間也沒看到有修路工匠帶著材料出現(xiàn)在那條路上。
這條路也因此成為了未解之謎。
當?shù)厝讼肫鹉切┫蓚b傳聞,便將這條路歸功于傳說中在這座山上修行的神仙身上。
甚至在路的兩頭蓋起來了兩座不大的神廟,上面供奉著神臺,寫著無名仙人之神位。
往來的路人大多都會去廟里供奉一份香火,祈求平安。
對此,許知行一無所知,就算知道了也不會有什么想法。
他所行善事,只是發(fā)自內(nèi)心而動,并不為功德和世人贊譽。
無欲,心自然就靜了。
過了這條盤旋山路,遠遠望去,便能看到一座村莊。
村莊的格局很有意思,或許是因為沒有平坦地勢的緣故,村莊里的房子高低錯落。
有的建在山腳,有的建在半山腰,還有的甚至是以一根根粗壯的木樁支撐著。
在山里走了這么久,許知行倒是有些想念人間煙火了。
看了眼手中的墨淵劍,心想在這種地方,想來不會碰到所謂的江湖豪俠。
這劍倒也用不上了。
于是便將墨淵劍召回體內(nèi),將隨手用竹片制作的劍鞘扔到一旁,就這么空著手往那村莊而去了。
走到村莊入口,有一座木質(zhì)的樓牌,樓牌上寫著瓦田村。
瓦田村坐落在幾座大山之間,因為正好處于那條盤旋山路的出口處,所以也算是一處比較熱鬧的村莊。
許知行稍稍感應(yīng),便大概知道瓦田村的大概。
村子里至少有七八十戶人家,人口也能達到四五百人。
規(guī)模不小了。
隨后許知行便收起了所有的天人交感,把自己變成一個普通人,往村子里走去。
今日村子里似乎是什么特殊的日子,村子中間那條最寬敞的大道兩邊,站滿了人。
而且地上也擺上了各種貨物,人們來來往往,相互交換。
也有條件好一些的,能拿的出幾枚銅錢,用銅錢來購買想要的東西。
許知行上一世便聽說過,在西南地區(qū)有一種民俗,叫趕集,與此時所見極為相似。
想必今天的瓦田村應(yīng)該就是到了趕集的日子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我為文圣,一言以定天下事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余老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余老九并收藏我為文圣,一言以定天下事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