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老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2章 明月山河萬里,我為文圣,一言以定天下事,余老九,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小翠被我打散前,想著的還是她的丈夫二牛,懇求我能找到二牛的陰魂,與她見上一面,告訴他,小翠已經(jīng)為他報仇了?!?
許知行以一種極為平靜的語氣說完了小翠的經(jīng)歷,目光一直盯著那燃燒的大火,眼里氣象萬千。
蕭承平此時哪怕站在火邊,卻也依舊感覺渾身發(fā)冷。
她見慣了不少陰謀詭計。
見慣了數(shù)不勝數(shù)的爾虞我詐。
但像這種純粹的惡,依舊能讓她感覺徹骨冰寒。
趙虎捏緊了拳頭,眉頭始終沒有放松。
他想起以前的龍泉鎮(zhèn)。
人口凋零,所有人掙扎求生。
大周建國后,情況稍好一些。
但鎮(zhèn)上的村民依舊蒙昧,不通教化。
后來許知行在龍泉鎮(zhèn)建立的知行學堂,讓鎮(zhèn)子里八歲以上的孩子入學讀書。
他們這批人才有了讀書明理的機會。
龍泉鎮(zhèn)也因此成為了揚州遠近聞名的書香盛地。
鎮(zhèn)上百姓大多謙遜有禮,雖也有蠅營狗茍,欺善怕惡。
但相比而言,已經(jīng)算是這個天下難得的一處天堂盛境了。
只有走出來后才知道,天下雖然久未曾再起戰(zhàn)事,但基層百姓的生活,依然困苦。
不通教化之人,依舊占有大多數(shù)。
就算大周朝再怎么鼓勵讀書,但依舊改變不了天下道德沉淪的模樣。
想到這里,趙虎看了眼蕭承平。
他忽然想到,先生收蕭承平這個皇子為弟子,會不會就是有著這么一步的謀劃?
等日后蕭承平如果能夠登基稱帝,就能開始推行儒道,傳播天下。
讓大周變成禮儀之邦,天府之國。
趙虎想的很有道理。
但其實他卻不知道,許知行當初根本就沒有想到這一層,蕭承平的拜師也是意外巧合而已。
不過此時,許知行這位先生卻和趙虎這個弟子極為默契的心有靈犀,想到了一處。
他曾說過,為師者,可教化一座學堂。
為官者,可教化一方百姓。
那為君者呢?
若為君者是一位圣明仁君,那就能教化一個國家,進而影響整個天下。
許知行也轉(zhuǎn)頭看了眼蕭承平,眼睛里多了幾分期待。
蕭承平一頭霧水,搞不清楚這兩個人怎么忽然這么看著自己。
她下意識的摸了摸臉頰,以為有什么臟東西。
趙虎笑了笑道:
“師弟,任重而道遠啊...”
蕭承平更是摸不清楚頭腦。
等到大火燃盡,許知行腳下輕輕一跺,那一堆焦黑廢墟之下,忽然陷下去一個深坑。
將所有的痕跡盡數(shù)掩埋。
那株老槐樹已經(jīng)被燒的只剩下一根光禿禿的樹干,立在那個微微凸起的土包前。
就像是一座墓碑。
為小翠而立的一座墓碑。
許知行轉(zhuǎn)身離開,朝村外走去。
此時風雪已停,東方的天際,亮起一線天光。
等到三人再次回到大道上,一抹金色的朝陽再次照在了銀白的大地上。
驅(qū)散黑暗,陰冷,喚醒了生機和活力。
許知行看了眼那徐徐升起的朝陽,臉上陰霾散去。
抬頭看了眼天空,口中輕聲道:
“天下承平...天下承平...原來如此...”
清風微微拂過,卷起了許知行的衣袖。
仿若乘風而去,卻又穩(wěn)如泰山。
一旁的趙虎轉(zhuǎn)頭看向許知行,眼神愈發(fā)的恭敬和仰慕。
他曾說過,‘先生如皓月,抬頭望月,便是仰望先生。’
如今這一輪皓月不再只是照耀在他們這些弟子身上。
而是照進了山河萬里,天下蒼生。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我為文圣,一言以定天下事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余老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余老九并收藏我為文圣,一言以定天下事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