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樓盡春風(fēng)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84章 田間地頭,君臣二人,大唐十萬里,小樓盡春風(fēng),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世民頓了下,問起了還是他最關(guān)心的哪一點:“不過,張小子,這棉衣棉服,真的可抵御嚴寒?能讓寒風(fēng)于外不凍身軀也?”
“自然!”這一點,張楚沒有任何猶豫。
“真的可保士兵于嚴寒征戰(zhàn)?”李世民又道。
“回陛下,可以!”張楚再道。
李世民繼續(xù)朝前走去,迎著春風(fēng),不過這一次,他沒有再說栽種之事,而是朝張楚詢問道:“張小子,當(dāng)前咱大唐,平服四海,諸國懼怕,朕更有天可汗之名。你說,咱們大唐是不是已高枕無憂也?”
張楚不知道李世民怎么突然問起了這個問題。
直接從棉花上,轉(zhuǎn)到國事,這一點,讓張楚愣了下,但,旋即,思緒也發(fā)散起來。
李世民停下了腳步,他站在了一道水渠前,蹲下,手指插入已經(jīng)開始漸漸變暖的渠水中。
“今日,此地?zé)o人,你我君臣二人,當(dāng)徹談也!”
“有話直說!”
“有話深說!”
“朕,皆無不允!”
李世民抬頭望著張楚,沉聲道。
張楚輕輕呼了口氣,微微躬身。
“回陛下,古人云:故國雖大,好戰(zhàn)必亡;天下雖安,忘戰(zhàn)必危!”
“我大唐如今,雖海晏河清,四海皆平,但,距離高枕無憂,亦是遠也。”
說著,張楚緩了緩。
李世民重新起身,雙眸深深注視著張楚:“繼續(xù)!”
張楚抿了下嘴角。
他不知李世民突然如此詢問,是要??甲约?,還是說心里有其他想法。
但,張楚也很清楚,當(dāng)前大唐之局勢,最清楚的莫過于陛下了。
既然陛下詢問自己的想法,自己倒是也沒有什么不能說的。
“不說遠的,單去年吐谷渾騷擾我大唐隴右,便是最好的證明?!?
“更何況,突厥西遁,怕是天天都想著返回故土,擊潰大唐?!?
“西域諸國,雖已臣服,可各部之心卻搖擺不定,現(xiàn)在他們畏懼陛下之天威,選擇蟄伏,可若有一日,大唐稍弱,定然兵峰再起,圖謀中原!”
“更何況,吐谷渾之上,聽說原先四分五裂的吐蕃已快要歸于統(tǒng)一,既吐蕃單于能有如此之雄心,定也不可能只龜縮于吐蕃一隅?!?
“大唐西方,情形復(fù)雜,而東方,亦不平靜,高句麗虎踞遼東,自擊敗前隋后,甚至豬油蒙心,想要以中華正統(tǒng)自居?!?
“此乃勁敵也,絕不可忽略!”
“倭國雖自稱羈縻國,派遣遣唐使,但,其野心亦是不小,他們借助咱們的技藝發(fā)展,表面上忠誠和善,可私下,卻多有倭人偽裝的海盜,活躍于東海之上,搶奪咱們大唐和新羅,百濟,亦或者倭國商貿(mào)之船只?!?
“甚至,山東沿海之地,不少村子也時常被倭人所劫掠,他們依仗國土距離大唐遙遠,毫無顧慮,若是放任不管,遲早也是大患也!”
“西南,更是棘手,陛下雖置劍南道,嶺南道加以掣肘,可,西南各部卻仍是狼子野心,多有叛亂,他們背靠十萬大山,時有騷擾,中原盛,便遁入深山,若是中原亂,他們便沖出大山,肆虐于西南各州,我大唐百姓,亦是深受其害?!?
“而中原之地,看似平靜,可平靜之下,卻多有隱隱裂痕,若是大亂,這些隱隱裂痕將會成為國中之國。”
“故,陛下不可掉以輕心,現(xiàn)在還不是刀劍歸鞘,馬放南山之時!”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唐十萬里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小樓盡春風(fēng)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樓盡春風(fēng)并收藏大唐十萬里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