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唱何須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2章 傅恭肅供認(rèn)不諱 鄧子安將功折罪,牧淵:我在大淵搞扶貧,獨唱何須和,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柳翀說到一半的時候傅恭肅就已經(jīng)面如死灰、癱軟在地了,周甫在身后苦苦哀求:“相公,您就招了吧,卑職不想死啊!”
鄧子安也是跪倒在地叫苦連天:“傅相公,您可害死卑職了!”
“我......我若是招了,楚王殿下能保我不死嗎?”傅恭肅猶豫道。
柳翀心中一喜,傅恭肅這樣問,說明他內(nèi)心已經(jīng)崩潰了,他當(dāng)即決定再加上一把火:“不能!你的生死由陛下和三法司來決定,楚王殿下不能給你任何承諾,否則便是欺騙于你。但有一點,只要你舉告有功,楚王殿下一定會如實上奏朝廷替你求情,至于能求得多少情下來那就要看你到底供出了多少了!”
至此,傅恭肅心中已再無僥幸,只能如實招供,而其所供之事也與柳明誠、柳翀之前所料相差無幾。
此事要追溯到蝗災(zāi)之后,就在百姓因蝗災(zāi)顆粒無收之際,劉琰派人故意在民間散布流言,說是朝廷已決定要將常平倉的糧食全部調(diào)給北伐的軍隊,不留一粒給受災(zāi)的百姓,百姓的死活朝廷就不管了。正是在這樣的煽動下,京東路百姓奮而起事,而起事的百姓又將流言散播開來,于是形成流民之亂,而此亂由于劉琰及手下心腹的刻意引導(dǎo),尤以宣州為最盛。
劉琰此舉有兩個目的,一來是借此追究原宣州刺史的責(zé)任,趁機(jī)將本為宣州長史的傅恭肅扶上刺史的位置;二來是借此招兵,傅恭肅上任后以壯武軍的名義迅速從流民中招收了上萬的精壯青年入伍,安置在大橫山內(nèi)。之所以安置在那里,唯一的目的就是為了避人耳目,至于軍事上的利弊,傅恭肅一介文官根本不懂,怕是劉琰自己也不懂。
而養(yǎng)這些人的糧食,最初是由酈仲孚提供的,也就是交州、郢州常平倉丟失的糧食,后來開了榷市之后就由劉琰派出心腹家人去南方購買了。
至于養(yǎng)私軍的目的也很明確,就是為了防備真有了那一日需要刀兵相見的話,這支軍隊能為劉琰和祁翎所用。最可憐的就是那些被招募來的私軍士兵,他們從頭到尾都認(rèn)為自己就是官軍,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其實是假的、是叛軍!
而祁樟最關(guān)心的胡憲一事,卻并沒有從傅恭肅這里得到答案,據(jù)他所說,胡憲是直接聽命于京里的,并不歸他管轄,截殺楚王一事他是真的不知情。
“最后一個問題,酈仲孚和劉琰是什么關(guān)系?”
“劉中書做吏部侍郎的時候,酈仲孚就是他手底下的主事。他二人聯(lián)手在京察中做手腳收受賄賂,事敗后酈仲孚將責(zé)任全部攬在了自己身上,劉中書也沒虧待他,給了他一大筆錢,所以二人關(guān)系一直不錯?!?
傅恭肅將自己知道的全說了,柳翀令人將供詞整理出來,只是隱去了酈仲孚供糧一節(jié),讓傅恭肅在上面簽字畫押,之后便將他暫時看押起來。
對于周甫、鄧子安他則和祁樟分頭審問,祁樟如何審問周甫不必細(xì)表,單說柳翀審鄧子安一節(jié)。
對于鄧子安,柳翀的態(tài)度很是和氣,他親手為鄧子安松了綁,又令人搬來凳子請他坐下,給他端來熱茶。
鄧子安驚詫莫名,不明白自己這階下囚為何成了座上賓。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牧淵:我在大淵搞扶貧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獨唱何須和的小說進(jìn)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獨唱何須和并收藏牧淵:我在大淵搞扶貧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