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后的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7章 上帝視角,從崇禎開始的祖宗集會,千年后的我,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早在趙構即位之初,他罷免愛國名臣李綱,寵信權奸黃潛善和汪伯彥。
太學生陳東和士人歐陽澈上書反對。
陳東指責宋高宗不該登基即位,如宋欽宗回來如何自處?
歐陽澈“語侵宮掖”,涉及宮闈丑聞。
趙構惱羞成怒,將他們處斬。
但是年輕的趙構很快后悔,他給兩位死者贈官,派人祭墓,說:“朕初即位,昧于治體,聽用非人,至今痛恨之。雖已贈官推恩,猶未足以稱朕悔過之意?!?
但他的彌補措施已無濟于事,偽齊劉豫公開為陳東和歐陽澈在應天府立廟,以彰其過。
所以說,十五年前,趙構殺害上書言事的太學生陳東和士人歐陽澈,結果只是極大地提高了犧牲者的聲譽,而使自己背負難以洗刷的惡名。
從這以后,他一直引以為戒,不敢輕殺南宋官員。
秦檜對胡銓恨之入骨,在自己的一德格天閣中寫上胡銓等人的姓名,“必欲殺之而后已”。
然而在宋太祖秘密誓約的約束下,只要宋高宗未予首肯,秦檜始終無法殺害官卑職小而又貶黜流放的胡銓。
可是,在抗金過程中,岳飛屢立戰(zhàn)功,兵權在握,威高望重,深得軍心民心,趙構自然會擔心岳飛會有功高震主之威,對岳飛的疑忌愈來愈深。
而最讓趙構惱火的是,岳飛的抗金態(tài)度十分堅定,一直反對和金國議和。
紹興九年,南宋正式簽訂喪權辱國的和約,對金國稱臣納貢,宋金第一次議和正式完成。
之后,宋高宗、秦檜為安定民心,也為了粉飾太平,宣布“大赦天下”,而且為了拉攏朝臣,還命百官進慶賀表,并給大臣們加官進爵。
岳飛被授予的正一品的“開府儀同三司”,但是岳飛卻多次上琉,力辭不受,并沉痛地指出:“今日之事,可憂而不可賀”,“不可論功行賞,取笑敵人”。
怎么說呢。
在一群淤泥中忽然長出了一朵白蓮花,瞬間就顯得和整個場面格格不入了。
岳飛的行為,不僅得罪了朝中大臣,就連皇帝的臉上也掛不住了。
到了完顏宗弼來議和的時候,有兩個點正好戳中了南宋君臣的心。
對于趙構而言,他渴望解除了岳飛的兵權,在他看來,整個宋朝不允許有這么牛逼的存在。
對秦檜而言,他渴望完成親爹交付的任務,況且議和對于金也好,對宋也好(他自己認為),為什么不去做呢。
于是乎,岳飛就成了這個路上的絆腳石。
當然了,如果只是面對對金國妥協(xié)求和,以及解除大將兵權這兩件事情,岳飛并不是非死不可,也可以僅罷官賦閑,得到與韓世忠一樣的善終結局。
畢竟岳飛當時已經(jīng)被解除了兵權,后來又被罷官,很難再對趙構與秦檜的賣國求和政策構成阻礙,更不可能威脅南宋皇權。
退一萬步講,威名遠播的抗金名將岳飛曾經(jīng)是南宋的重要軍事支柱,金人十分畏懼他。
被扣押在金國的宋使洪皓曾經(jīng)在給南宋朝廷的密信中寫道:“金人所畏服者惟飛,至以父呼之” 。
假如南宋留著岳飛不殺,即使暫時不用岳飛,或者把他軟禁起來,也可以在無形中震懾那些貪婪狡詐、反復無常的金國女真統(tǒng)治者,使金人不敢輕易違約。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從崇禎開始的祖宗集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千年后的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年后的我并收藏從崇禎開始的祖宗集會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