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后的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8章 唯有破而后立,刮骨療毒,從崇禎開始的祖宗集會,千年后的我,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又回來了??!”
站在煤山眺望不遠處的紫禁城,崇禎心中感慨無限。
經(jīng)過了李自成一個月的收容整理后,整座皇宮再次變得煥然一新,不復崇禎逃難至煤山時的荒涼感了。
恍惚間,他的思緒回到了當年坐在皇位上的時候。
只是一轉眼,一個陌生的人影走了過來,將自己從龍椅下一把……
崇禎睜開雙眼,一切不過是夢幻泡影般罷了。
嘆息了一聲,對著身后的王承恩道:“走吧大伴,咱們先去找尋慈烺他們?!?
這次回來的,除了盡自己可能的力量做些什么外,崇禎還有一個心思,那就是將自己的幾個兒子都送回姜先生那里保證安全。
最開始,崇禎一度以為三個兒子都因為自己的布置而逃出生天了,很大的可能就是淪落到了民間,成為一個普通的百姓。
而這也正是崇禎心中所盼望的。
只要保住命在,那一切就足夠了。
那會兒他想的是,等祖宗們帶兵平復了明末的各種叛亂后,再請求他們幫忙找尋自己的兒子,到時候他們一家人都留在姜先生那里,平凡的度過一世便夠了。
而隨著朱元璋的一番話語,讓崇禎從渾渾噩噩變得清醒,心中也再一次充滿了希望,于是開始如饑似渴的補充起了從崇禎年間到明末的一切史料知識來。
也就是那個時候,他才知道自己的幾個兒子們都沒能如愿的逃走,反而是被人獻給李自成了。
但好消息是,直到幾個月后李自成親征吳三桂時,帶著三個兒子隨軍,他們才在史書中失去了消息的。
這讓崇禎慶幸,還好自己醒悟的早,現(xiàn)在去找他們?yōu)闀r不晚。
否則要是天真的以為兒子們逃走了的話,等真正過去的時候,只怕眾人都已經(jīng)成了一捧枯骨了。
沒錯,史書中從與吳三桂的征伐之后,他的三個兒子就失去了蹤影,以他的理解和經(jīng)驗來說,朱慈烺等人要么就是被李自成給處死了,要么就是死在了隨軍的路上。
至于生還的可能,幾乎沒有。
正因如此,為崇禎回來也添加了一個理由。
至于找到兒子們后的打算,崇禎暫時還沒想好。
不管怎么樣,此時的大明已經(jīng)是爛到根里了,哪怕自己去南直隸的朝廷再次登臨皇位,舉著崇禎的年號和北方的闖逆滿清們抗衡,也只不過是緩解王朝終結的速度罷了。
曾經(jīng)和姜餅他們討論過這個話題,如果自己沒有在煤山吊死,而是選擇南渡,會不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可最終的結論卻是,很難有太大的改變!
只因為大明的底層權利邏輯就不允許自己南渡。
這是姜先生和宣宗皇帝根據(jù)后面的歷史經(jīng)驗得出的結論。
甚至似乎連后面的弘光政權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只要江北一丟,大明就完蛋了,沒有任何救回來的可能。
這是因為在原本的歷史軌跡中,大明皇帝靠的就是大運河攥住天下的錢袋子,靠九邊精銳壓制腹地的藩鎮(zhèn),最后又用江北作為臨時備胎,壓制了江南財賦重地。
運河、邊軍和江北財源構成了大明王朝的三駕馬車。
這三架馬車使得終明一朝的皇帝們擺脫了后顧之憂。
皇帝由于掌控了九邊精銳,可以放心的在朝堂上任用文官士大夫,因為槍桿子在皇帝手里。
同時,皇帝也可以放心的任用巡撫、總兵、武勛領兵,不需要像唐朝那樣頻繁的調換防區(qū)以防止藩鎮(zhèn)做大,更不需要像宋朝那樣把武將當成家賊。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從崇禎開始的祖宗集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千年后的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年后的我并收藏從崇禎開始的祖宗集會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