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后的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9章 李旦的智慧,從崇禎開始的祖宗集會,千年后的我,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狄仁杰等大臣們的勸說之下,武則天終于決定,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不是武家的那幾個侄子。
不過武則天最后卻并沒有選擇李旦,而是選擇了早已流放多年的老三李顯,作為自己的繼承人?!?
聽到這里,李世民輕咦了一聲,淡淡說道:“這武氏女倒是好算計。”
“是啊?!?
一旁的李泰也是冷笑著回應(yīng)。
只有房遺愛這個傻大憨粗一臉的懵逼,沒聽明白兩人在說什么。
姜餅倒是清楚,也不由的會心一笑。
看似武則天是尊崇唐高宗李治的遺愿,將李顯重新立位太子,實際上不過是一種政治博弈罷了。
他清楚的知道,這些年來一直在京的李旦究竟被多少老臣重臣所支持。
而武氏家族又是怎樣為了權(quán)利對著他步步緊逼,恨不得除之而后快的地步。
一旦自己再次確立下讓李旦為皇太子,毫無疑問,自己有可能被群臣架空不提。
哪怕對方畏懼自己的威勢,在自己生前不做任何的行動,可她武則天總有死的一天吧?
到了那個時候,就是李旦清算他的政治遺產(chǎn)的時候了。
武氏家族還能幸免么?
基于種種考量,她索性把那個外派的兒子李顯接了回來。
在她的恐怖高壓下生存了近二十年的李顯,心中對于武則天的畏懼早就深入骨髓,早不如當(dāng)初那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模樣了。
這樣的人便于自己掌控,說不定也能避免自己死后清算舊賬。
最關(guān)鍵的是李旦不過是自己立的傀儡皇帝,論起名分之正,自然當(dāng)屬先帝親口定下的君王李顯。
這樣一來也能堵住悠悠群臣之口,簡直就是一箭三雕!
“公元698年,武則天將李顯從外面接回了京城。
李旦得知之后,直接稱病不出,堅決將太子之位讓給自己的哥哥李旦。
就這樣,在李旦的識趣退讓之下,同年九月,老三李顯再次成為太子,李旦則被改封為相王。
雖然從太子變成了王爺,但李旦的生活,卻好了很多。
因為從這時開始,武家人的進攻目標(biāo),就不再是他,而是身為太子的哥哥李顯。
而且,武則天也不再防備他,允許他正式做官,擁有一定的權(quán)力。
公元701年,突厥入侵,李旦作為名義上的唐軍主帥,前去抵抗。
雖然只是名義上的統(tǒng)帥,但這時的李旦,好歹有了兵權(quán),有了一定的自保能力。
戰(zhàn)爭結(jié)束之后,李旦又被封為左、右羽林衛(wèi)大將軍。
此后的幾年里,李旦雖然依然過著閑散王爺?shù)纳睿珔s有了一定的兵權(quán),再也沒有人敢欺負(fù)他了。
和之前做皇帝和太子的那段屈辱歲月相比,如今的生活,實在是好了太多。
這樣的日子,李旦過了四年。
四年之后,隨著武則天逐漸病重,宰相張柬之發(fā)動了政變,擁立李顯登基。
李顯登基之后,對于李旦這個弟弟,非但沒有任何提防之心,反倒是極為信任,讓李旦執(zhí)掌京城兵權(quán),并且以宰相身份參與朝政。
不過,李旦知道哥哥對自己的這份信任,只是因為當(dāng)時武家的勢力還很強,哥哥需要他幫忙制衡武家。所以不久之后,李旦就再次讓出了所有的權(quán)力,繼續(xù)做他的閑散王爺?!?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從崇禎開始的祖宗集會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千年后的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年后的我并收藏從崇禎開始的祖宗集會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