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菊南山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9章 得修鐵路,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后,種菊南山下,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薔沒想到,要將遼東的糧食運回來,竟是如此艱難,按照現(xiàn)在這種運輸能力,基本上種糧花半年時間,運糧卻要花一年時間,且人畜消耗巨大。
水泥公路也不行,得修鐵路。
盧象升在三年前就開始在碼頭和礦山使用鐵軌,燕京大學開設的物理課,也講述了力學原理。
張薔畫了一疊蒸汽機的圖紙,交給兵工廠的科研團隊去研制,如今兩年過去,她要去看看結果,如果蒸汽機研制成功,明年,她就修一條沈陽到北京的鐵路!
中午,母子倆在乾清宮用午餐的時候,張薔試探著問平安:“平安,下午與娘一起去兵工廠看蒸汽機?”
十一歲的平安,已經(jīng)長成一位小小少年,臉龐雖仍帶著孩童的圓潤與稚嫩,眉眼間卻流露出超越年齡的沉穩(wěn),他眨巴著那雙清亮的丹鳳眼,脆生生地問:“母后,蒸汽機有何用?”
“用處可大了,”張薔放下筷子,接過懷恩遞上來的熱帕子凈手,一邊說,“娘給你打個比方吧,一輛大馬車,一次能拉兩千斤貨,但一臺蒸汽機,一次能拉二十萬斤!相當于一百匹馬……”
平安聽了,立即放下筷子:“吃飽了,不吃了,娘,咱們?nèi)タ凑羝麢C。”
下午,張薔母子微服出行,在工部尚書倪元璐的陪同下,來到南郊的兵工廠,工部的科研所,就設在兵工廠內(nèi)。
曹賓主持的兵杖局,主要是研發(fā)和生產(chǎn)火藥,那玩意太危險,已經(jīng)搬遷到西山,兵杖局的廠房,就成了工部科研所的試驗基地。
“倪愛卿,本宮讓你們尋找的王徵和宋應星,有消息沒有?”張薔記得,前世的歷史上,是有這兩人的,科研所成立的時候,她就下特旨請這兩人進京,工部卻回復說,查無此人。
難道是她記錯了?不信,吩咐繼續(xù)尋找。
“稟太后,仍然未有消息,太后是從何處得知兩人消息的?”倪元璐陪在太后和天子身邊,回復著太后的詢問。
張薔能說,她是從前世的歷史書上得知的么?
顯然不能,她說:“也許是本宮記錯了……工部也不缺能干的工匠,也能按圖紙做出樣品來?!?
兵工廠守衛(wèi)森嚴,四周的護城河,足有六十丈寬,城墻上還架著幾門二號火炮,一看就是朝廷重地,生人勿近。
兵部右侍郎,兵工廠廠長畢懋康早就在大門外迎接:“臣拜見太后,拜見陛下!”
太后和天子突然到訪,他都習慣了,定然是來看新式武器的,他正在心里撥拉著,有哪些新研制出來的武器,能呈給太后看,就聽太后問道:“畢愛卿平身!本宮今日來看看蒸汽機打造得如何了?”
“回太后,正在試機,還不太成熟……”
倪元璐一聽就急了:“畢大人,還有哪里沒弄好?”
太后肯定是急了,不然也不會親自前來,這個項目,是他主持兵工廠的時候,就已經(jīng)開始研發(fā)的。
畢懋康忙轉(zhuǎn)身向倪元璐行禮:“下官見過倪大人,回大人,是汽缸的密封材料不理想……”
說罷,引著三人和一眾護衛(wèi),來到科研所的車間,也是原兵杖局的廠房。
寬大的車間里,擺著一臺長六尺,高五尺的大塊頭機器,畢懋康指著它道:“所有部件尺寸,都是按照法安大師的圖紙制作出來的,只是密封材料不夠耐用,開機后只能運行一個時辰?!?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后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種菊南山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菊南山下并收藏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后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