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菊南山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0章 忍不住手癢,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后,種菊南山下,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盧象升只說了一句“練兵”,就轉身進走進濟州府的官衙,登萊水師又帶來一支有上百艘船的民間捕撈隊,全是北方豪商的,他得去給他們開會。
登萊水師帶隊的,是總兵楊御蕃,在原來的時空,他在孔有德叛亂中,堅守萊州達七個月之久,最后成功解圍,因為崇拜盧象升,所以親自帶隊來護航。
第二日,船隊再次啟航,進入朝鮮海峽后,就遇到了黑潮,船隊順著黑潮,順利進入鯨海海域。
一路上,魚群漸漸增多,引得天上的海鳥,成群結隊地盤旋俯沖,盡情享受這一年一度的饕餮盛宴。
盧象升的座船,本來沒有預備用來捕魚,但架不住魚多啊,官員們從望遠鏡里,見到遠處的捕撈船,一網下去,就撈上來滿滿一網,沉甸甸銀光閃閃的海魚,滿心好奇,就要求船上的水手,撈一網上來嘗嘗。
水手們早就手癢,見盧大人同意了,紛紛跑到船后,開始下網,一大張桐油絲網被放到水中,由座船拖著往前進了半里地,水手們開始搬動絞盤收網。
甲板上架起一座高高的木架,頂上安裝著滑輪,長長的網繩從滑輪上繞過,再繞進下方巨大的絞盤,船上沒有牛馬,全靠人力轉動絞盤。
打漁是一項重體力活。
官員們都站在甲板上,要第一時間看看拉上來的魚是什么樣子,連盧象升也出來了,站在一邊觀看。
見水手們十分吃力,劉真撩起衣襟掖在腰間,挽起袖子就上前幫手,有兩名年輕官員,也脫下官服,挽起袖子上前用力。
水手們喊著號子,終于將沉重的漁網拉了起來,滿滿一網,銀光閃閃,引得天上的鷗鳥,不停地往網上撞,試圖撿便宜。
“快快快!”船長興奮地跑上前親自指揮,“推過來,對……往左……再左……好啦……對準船艙……拉開底繩……”
一網魚嘩啦啦落進船艙,頓時將艙底鋪滿一層。
盧象升走上前,高興得哈哈大笑:“哈哈哈,太后說的果然沒錯,鯨海里的魚,足夠養(yǎng)活大明百姓!哈哈哈!”
船長滿心歡喜地問:“大人,咱們的船還撈么?”
盧象升大手一揮:“撈!怎么不撈?沒有入寶山卻空手而回的道理!”
水手們也很高興啊,這幾年,他們在近海捕魚,從來沒有這樣大的收獲,這一撈一大網的,誰忍得住啊?
官員們跟著來到船艙邊,見撈得最多的,是一尺左右的海魚,還有三四尺長的大魚,更有半尺來長,只有手指粗細的小魚。
他們人手一本航行手冊,與手冊里的圖片一對比,知道那一尺左右的,叫鯡魚,三四尺長的大魚,是鮭魚,細長的小魚,叫秋刀魚……
船長很會做人,及時叫來廚師,讓他捉一筐魚回去加工,給大人們嘗嘗鮮。
…………………………
近四百艘捕撈船,分布在方園上百里的海面上,楊御蕃率領的登萊水師十五艘一號福船,十艘二號福船(海滄船),在海面上往來游弋,水師之間,另有十艘巡海船(茅元儀的《武備志》記載,這種船叫草撇船,張薔嫌它不好聽,改為巡海船),往來穿梭傳遞消息。
這是大明時代的海上戰(zhàn)斗艦隊,雖然很弱,但旁邊的朝鮮、倭國的的海上防御力量更弱,楊御蕃的船隊,在這一海域是無敵的。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種菊南山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菊南山下并收藏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后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