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菊南山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2章 福王走私,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后,種菊南山下,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北京,紫禁城,乾清宮側殿,張薔的公廳,南窗邊的花架上,已經換上了一盆海棠,虬結的枝桿上,開著一樹粉白色的繁花。
張薔正在閱讀孫傳庭的奏折,讀罷掩卷,倍感無力,大明就是一個泥潭,宗室更是泥潭中的泥潭,僅僅是河南一地,上交的四王護衛(wèi),就如此不堪。
全國有二十多個親王,這一片泥潭連起來,足以將大明這架馬車陷得寸步難行。
但是,哪怕是泥潭,也要前進,這是宗室改革的第一步,她對孫傳庭和吳三桂,在河南取得的成績,很滿意。
二人在泥潭中,給其他地方的宗室護衛(wèi)的改革,蹚出了一條路子,要在邸報和《明報》上,大肆宣傳。
第二天,《明報》刊發(fā)了王府護衛(wèi)整改的長篇報道,對周王等親王主動上交王府護衛(wèi)的舉動,予以高度贊揚,周王被賜左宗人,參與管理河南一省的宗親事務。
衛(wèi)所土地和人員全面清理,重新分配了土地,太后不僅給這些衛(wèi)所賜下新作物種子,還免除了衛(wèi)所兩年的田賦,軍戶們終于可以吃飽飯了。
按《衛(wèi)所清屯條例》,朝廷在衛(wèi)所里設立了學校和軍事訓練機構,負責教導衛(wèi)所子弟,這些衛(wèi)所子弟長大后,可以考科舉入仕,也可以考武舉、考學事學院、商學院……
當然,對于阻擾改革,聚眾鬧事的,那是堅決鎮(zhèn)壓,柳東伯等人的下場,就是最好的例子。
這篇報道,也刊發(fā)在邸報上,發(fā)往各地官府。
《衛(wèi)所清屯條例》雖然去年就下發(fā)到各地,但那時候京營改革沒開始,朝廷拿不出強有力的武力,來鎮(zhèn)壓反對者,各地衛(wèi)所的所謂改革,都是做表面功夫,忽悠上官。
此次河南四衛(wèi)的改革,刺刀見紅,既有甜棗又有棍子,特別是給衛(wèi)所子弟,放寬了出路,軍戶們誰不喜歡?
于是,同處河南的潞王和福王的王府護衛(wèi),紛紛鼓噪,要求脫離王府,回歸朝廷。
潞王眼看鎮(zhèn)壓不住,只得請旨,上交護衛(wèi)。
只有福王,自小受到鄭貴妃和萬歷帝的寵愛,性格十分跋扈,他的王府護衛(wèi),士兵們都派去他私設的稅卡收稅,或者成了商隊的護衛(wèi),還有一定的戰(zhàn)斗力。
受壓迫的軍戶們,敢怒不敢言,只好眼睜睜地看著其他王府的軍戶們,過上好日子。
隨著邸報和《明報》發(fā)行全國,各地的藩王們,開始不安起來,有的學周王,主動上交護衛(wèi),有的學福王,拒不執(zhí)行宗人府的倡議。
于是,各地府縣的地方官,和巡按御史,彈劾王府不法事的折子,逐漸增多。
河南左布政使張夢鯨,彈劾福王私設稅卡收過稅:“多取無厭,鬼神所忌?!?
河南道監(jiān)察御史方攸績,也彈劾福王,開設官店販賣私鹽等罪行:不僅強行低價收購官鹽,再轉手高價賣出,還“派遣內官高朝、典寶等人前往淮安,提取官鹽”。
不但如此,還“私印勘合,假稱采購土特產,出動王府護衛(wèi),前往淮安強買私鹽?!?
張薔氣壞了,這個福王,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真當他老子還在當皇帝啊,四萬頃?田還不夠,還要如此強取豪奪。
張薔吩咐法容:“給河南的孫傳庭和吳三桂下旨,讓他們順便辦一趟差!”
然后,她將彈劾福王的奏章,摞在一起,交給懷恩:“把這些資料,交給《明報》總編呂大人,讓他準備一篇報道,等待時機刊發(fā)?!?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種菊南山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菊南山下并收藏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后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