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菊南山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4章 還得繼續(xù)賑災(zāi),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后,種菊南山下,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轉(zhuǎn)身逃跑的馬匪頭子,李鴻基認(rèn)出來了,正是他那個往來蒙古販馬的舅舅高迎祥。
舅舅怎么做起馬匪來了?
“快跑!快跑!跑遠(yuǎn)遠(yuǎn)的!”他嚇得牙齒咯咯打顫,在心里默念著,這是官府的軍糧,搶軍糧要誅九族的,鴻基不想死……
仿佛聽到了他的祈禱,也許高迎祥本來就是個狠人,他丟下受傷的手下,毫不猶豫地轉(zhuǎn)身跑了。
糧車這邊,兩架小推車被拉開,護衛(wèi)們揮舞著雁翎刀沖了出去,對著受傷的馬匪,就是一通亂殺,居然一個活口也不留!
大熱天的,割下腦袋不好保存,護衛(wèi)隊只割下馬匪們的左耳,帶回去記功。
好狠!難怪五十多人,就敢押送這么大隊的糧車!
有兩匹沒受傷的馬,被收進了運糧隊伍,其他受傷的馬兒,通通被民夫們殺了,就在河邊架起大鍋,燉起馬肉來。
李鴻基都記不起,他上一次吃肉,是哪一年了,當(dāng)然這兩天發(fā)的饃饃里,那些據(jù)說是魚肉的肉不算。
每一個民夫,都分到拳頭大的一塊馬肉,許多人舍不得吃,想留著拿回家給妻兒解解饞。
李鴻基也分到一塊,他用一條巾子小心地包好,放在褡褳里,就聽姚把總在后面罵道:“這么熱的天,留得住么?到晚上就臭了,趕緊吃了!”
李鴻基把馬肉掏出來,食不知味地咬下一口,他還惦記著騎馬逃走的舅舅,不知他有沒有受傷?有沒有吃的?傻,肯定沒吃的才來搶啊,有吃的誰會去做馬匪?
第三天,太陽還掛在西天高高的,運糧隊就趕到了鎮(zhèn)川,榆林鎮(zhèn)的邊軍,早就在那里等著了。
糧食交接后,民夫們拿出私下攜帶的鹽巴、茶葉、家織布、針線等貨品,與邊軍們交換皮毛、藥材等物資。
李鴻基算看明白了,民夫們之所以冒著生命危險來送糧,原來是為了這往來的私貨買賣啊,就不知這一趟下來,能掙多少錢?
邊軍們的皮毛、藥材,都攤在地上,讓人隨意挑撿,民夫們的貨品,都用袋子裝著,小心翼翼地護著,看到可交換的貨品,才湊上去打開袋子,給邊軍士兵看。
雙方看好貨,講好價錢,邊軍掏出袋子,裝好鹽馬、茶葉、布匹等雜貨,將地上的皮毛一腳踢給民夫,轉(zhuǎn)身就走。
他們換回去的貨,不一定是自己用的,有的要拿到邊墻外,與蒙古人交換,賺一點往來的辛苦費。
李鴻基發(fā)現(xiàn)這是個商機啊,他湊到一個剛換回一包藥材的民夫身邊,問他:“鄉(xiāng)黨,你這一趟發(fā)財?。俊?
那民夫做成了生意,正高興,聞言呵呵笑道:“嘿嘿,一斤鹽巴賺下兩張皮子,回去再賣掉,就能拿戶籍去縣城買糧食了……”
李鴻基渾身上下,沒一點兒能賣的東西,他羨慕地看著民夫和邊軍們熱熱鬧鬧地討價還價,心想,下次有機會,他也帶點貨品來交易。
西安,總督衙門,三邊總督楊鶴、督糧參政洪承疇、陜西巡撫耿如杞、剛由按察使升上來的布政使陳奇瑜、賑災(zāi)御史吳牲,正在楊鶴的公廳里議事。
督糧參政洪承疇正在匯報工作:“朝廷運來的三十萬石賑災(zāi)糧,其中二十萬石,已經(jīng)發(fā)往陜西各府縣的官店,十萬石軍糧,也發(fā)往了邊鎮(zhèn)。
布政司的糧倉,已經(jīng)沒有存糧了?!?
布政使陳奇瑜對著楊鶴拱手道:“陜西今年雖然下了兩場雨,卻仍是杯水車薪,收成只有平常年景的三成,三十萬石糧食,遠(yuǎn)遠(yuǎn)不夠,大人還得向朝廷發(fā)文,請求再撥點糧食啊……”
楊鶴知道,今年以來,山東、北直隸的收成也不好,要不是太后號召向大海要糧,朝廷去哪里運來這三十萬石糧食?
如果再伸手,朝廷如何看待他們這幫陜西官員?如何看待他這個三邊總督?
他把目光投向吳牲,陜西道御史吳牲,帶著二十萬銀子就來賑災(zāi),如今快一年了,銀錢早已花光,災(zāi)民卻越賑越多。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后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種菊南山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菊南山下并收藏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后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