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菊南山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2章 兩敗俱傷,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后,種菊南山下,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最后,前敵指揮部發(fā)文,要求北直隸地區(qū)的百姓,不要再給女真人挖陷馬坑了,全都撤入縣城避難。
并要求居庸關的張之極,率京營官兵回京換防。
皇太極收到消息,立即率領剩余的隊伍,從古北口破關而出。
歷時近四個月的后金入關之戰(zhàn),總算結(jié)束,雙方都精疲力盡,損失慘重。
而黃立極和魏忠賢的族人,也被皇太極當做戰(zhàn)利品,抓回沈陽做奴隸去。
黃立極一族之人,只剩下在外為官的寥寥幾家,經(jīng)此打擊,老首輔一病不起,只得上書乞骸骨。
因為錦衣衛(wèi)介入,調(diào)查前段時間抨擊孫承宗和袁迪煥的幕后之人,其他幾位閣臣,怕引火上身,也紛紛上書請辭,回家避禍。
張薔按禮挽留了三次,才準了他們的申請,一時間,內(nèi)閣為之一空。
請孫承宗入閣主持閣務,待政事平穩(wěn)后,再推選閣臣。
留在太上皇朱由校身邊的魏忠賢,聽聞族人被后金擄去,這下徹底成了無根之人,帶驚帶嚇,一病不起,沒熬過十天,就去世了。
害得朱由校傷心不已,想要推恩于魏伴伴的族人,卻找不到一個,只得下令,將魏伴伴葬于德陵旁,希望等自己殯天后,魏伴伴能繼續(xù)伺候自己。
參戰(zhàn)將士,人人有賞。
升滿桂為宣大總兵,移駐大同。
升趙率教為薊鎮(zhèn)總兵,駐遵化。
有了張薔這只穿越的蝴蝶,趙率教沒有戰(zhàn)死在半道上,滿桂也沒有犧牲在左安門外。
大明保住了兩位悍將,張薔相信,在兩人的經(jīng)營下,北方城墻不會再任由滿清隨意進入。
祖大壽和何可綱,率軍出山海關,祖大壽仍然駐守錦州,何可綱駐守寧遠。
至此,張薔不動聲色地將遼東將門明升暗撤,拆分開來,只有孫承宗看出了太后的心思,袁可立還在擔心,一下子調(diào)走遼東兩員大將,會不會影響遼東的戰(zhàn)力?
但有了上次關于拍死皇太極的教訓,他們都沒有出聲,默許了太后的安排。
袁崇煥暫時回不去寧遠了,他這個薊遼督師,與遼東將門過從甚密,不宜再主持遼東防務,朝廷一時還沒有更好的人選,袁崇煥便以薊遼督師的身份,留在北京以備咨詢,做起了參謀人員。
工部侍郎盧象升,運送軍資有功,又在三屯營、遵化主持防務有功,袁可立提議升他為薊鎮(zhèn)巡撫。
卻被盧象升拒絕了,他說:“大明不缺巡撫,大明缺的是火炮、是鋼材,本官還是回去辦鋼鐵廠更緊要?!?
從遵化回京,第一時間找到錢陞,討論鋼鐵廠項目,要第一時間將鋼鐵廠建起來。
鑒于京營在此次的抵抗戰(zhàn)爭中,表現(xiàn)得太拉胯,要不是有火器和城下的關寧軍,只憑京營官兵守城,北京城還不一定守得住呢。
京營的表現(xiàn),還不如內(nèi)操軍。至少內(nèi)操軍的火繩槍,還在城墻上開了幾次火,而京營的士兵,據(jù)說在城墻上嚇尿的不少。
張薔順勢提出整頓京營的要求,其他三人都沒有意見,于是調(diào)李邦華回京,總理京營戎政,主持京營整改。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后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種菊南山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菊南山下并收藏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后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