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菊南山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7章 大明還能撐幾年,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后,種菊南山下,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順著李從心手指的方向望去,我的天!這哪里是一枝梅花?簡直就是一棵梅樹啊,那主干都有小兒手臂粗了……
“這是西郊莊子上的,今年開的第一枝花,”太后隨和地笑道,在盧象升聽來,就跟聊家常似的,“難為老莊頭,巴巴兒地送來?!?
“莊子里今年的莊稼,收成可好?”李從心把目光從梅花上收回來,坐回椅子上,將懷恩送上來的一只宜興紫砂茶杯,捧在手里暖手,一邊問太后。
“還行,”說起莊子里的莊稼,太后的聲音里都帶了笑意,“所產(chǎn)的三樣新作物,都被吳牲拉去陜西災(zāi)區(qū),用著明年的種子了?!?
李從心擔(dān)心地問:“太后就不怕被饑民們給吃了?”
“唉,”太后的聲音低沉下來,“每個縣只有十來斤種子,本宮只希望當?shù)毓俑苤匾暺饋?,認真保管好這批種子,明年能在當?shù)赝茝V開來,三五年以后,就不會餓死人了……”
盧象升心想,我們是工部的官員,太后這些話,應(yīng)該與戶部的官員聊才對嘛,誰知下一句,就聽太后提到了工部。
“本宮聽說,大明的鐵器太貴,許多百姓種地,還是用的木制工具,這個,咱們工部有責(zé)任啊?!?
李從心和盧象升忙站起來請罪:“臣有責(zé)任,請?zhí)筘?zé)罰!”
“坐下坐下!”太后溫和地道,“又不是你們二人的錯,請什么罪呢?有問題就解決問題好啦,這不是,請盧大人回來解決問題來了么?”
盧象升終于問出了今日見駕的第一個問題:“不知太后召見臣,有何事吩咐?”
張薔看看李從心,見他點點頭,便道:“想必李大人已經(jīng)與盧大人說了,本次召盧大人回京,是要讓李大人主持興建大明的鋼鐵廠……”
盧象升不解,他正色道:“大明已有民間煉鐵廠,太后為何要開廠與民爭利?”
李從心一想壞了,這個直筒子要惹禍!他忙呵斥道:“建斗,慎 言!”
盧象升卻梗著脖子,等著太后的回答。
這就是被程朱禮教毒害的官員,哪怕是官員中的精英,也認為官府辦企業(yè),是在與民爭利,張薔表示要糾正這些人的觀點,真心好累。
張薔只好耐心地解釋道:“盧大人這個問題,本宮在莊子上辦作坊的時候,朝堂上御史們,就不知道彈劾過多少次,今日本宮,就再為盧大人做一次說明吧?!?
張薔借著喝水,組織了一下語言,這才說道:“首先,天下的財富,是天下人的財富,天下人都有權(quán)利賺取,這個天下人,也包括皇家和朝堂。
其次,士人們眼中所謂的‘民’,盧大人要看清楚,不是為大明納稅的百姓,而是士紳階層,他們享受著不納稅的優(yōu)惠,卻支持家人,或家族中人經(jīng)商,他們才是真正地與四民之末的,真正的商人,爭利之人。
士人們接受土地投限,不僅與民爭利,還與官爭利,將大明的稅收,都挪進了他們的腰包,這樣下去,大明的墻角,遲早要被他們挖空。
第三,官辦企業(yè)賺來的錢,是取之于民,用之于用,就像本次,如果沒有本宮這幾年賺的銀錢,哪里來的錢,補發(fā)延綏邊軍的餉銀?
如不是清理官店,讓戶部的倉庫里有了點底,哪里來的銀錢,用于這次陜西賑災(zāi)?
第四,本宮覺得,朝廷辦的企業(yè),應(yīng)該成為先進生產(chǎn)力的代表,成為技術(shù)創(chuàng)新的基地,盧大人創(chuàng)辦的鋼鐵廠,要煉出比蘇鋼、閔鋼性能更好的鋼材。
再不鑄火炮,大明還能撐幾年?”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后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種菊南山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菊南山下并收藏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后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