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菊南山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6章 盧象生回京,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后,種菊南山下,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滿桂帶出去的火器,都是小型火器,對付大規(guī)模的騎兵沖鋒,還得要大炮。
張薔對工部興建鋼鐵廠的事,抓得很緊,老尚書李從心已經(jīng)年近七十,精力有限,張薔根據(jù)前世的記憶,直接要求,把督臨清倉的盧象升調(diào)回中央,準備讓他牽頭,在全國各地興建鋼鐵廠。
后來才知道,盧象升已經(jīng)于六月份遷大名知府,八月加山東按察副使,已經(jīng)是正四品高官。
做為天啟二年的進士,短短四年,就升為正四品,這速度,說是坐火箭也不為過,另一方面也說明,這人確實有能力。
張薔要將他調(diào)回來,升工部右侍郎,專管鋼鐵廠建設,這樣的人才,不用可惜了。
首輔兼吏部尚書黃立極,正在夾著尾巴做人,哪里敢反對張薔的提議,張薔從沒有調(diào)閱過戶部的檔案,他不知道太后是如何知曉盧象升這人的。
但不妨礙他動作很快,十天之內(nèi)就準備好相關資料,安排了廷推,將盧象升調(diào)了回來。
盧象升一年之內(nèi)連升三級,連他自己都有點蒙,只能歸功于老家的祖墳冒青煙了。
報到后,先來拜見老尚書,李從心的條案上擺著幾塊鐵疙瘩,他對著盧象升招手道:“建斗,你來看看這幾塊鐵疙瘩有何差別?”
盧象升在臨清管理倉庫的時候,也接觸過毛鐵、精鐵和鋼鐵,他把每一塊鐵疙瘩拿起來仔細甄別,最后指著一塊蘇鋼說:“回大人,下官覺得,這塊鋼鐵的品質最好。”
李從心哈哈笑道:“建斗果然有眼光,這塊是蘇鋼,工部每年要從南方商人手里,購入大量的蘇鋼,浪費銀錢不說,還要受制于人。
所以,太后特意點名將你調(diào)回來,要選一塊合適的地方,先建一座大型的鋼鐵廠,專門冶煉蘇鋼,甚至比蘇鋼還要好的鋼材?!?
盧象生不解地問:“太后為何要建鋼鐵廠?煉那么多鋼鐵用得完么?”
李從心揮手讓公廳里的書吏和長隨都下去,這才壓低聲音對盧象升道:“建斗也知道,遼東的建奴越來越強大,而我大明缺少馬匹,練不成遼東那樣的騎兵,除了筑城固守,很難打敗東虜。
不管是筑城還是練騎兵,都要耗費大量的銀錢。
太后說,能對付大規(guī)模騎兵的,只有火炮,而鑄造火炮,離不開鋼鐵,這是其一。
其二,太后還說:大明的百姓,許多人還在用木質的工具耕地,這樣的效率太慢了。要推廣鐵制農(nóng)具,鐵锨、鐵鋤頭、鐵鏵犁,甚至鐵鐮,干起活來比木質工具快十倍不止。
有了鐵質農(nóng)具,百姓種十畝地的功夫,能種十五畝地,還愁吃不飽飯么?
大明目前生產(chǎn)的鐵器,不管是品質還是數(shù)量,遠遠不夠軍工和民用的需求,而且鋼鐵這樣的戰(zhàn)略物質,必須掌握在官府手里。
建斗啊,這項艱難的任務,就交給你了,至于怎么走,還得靠你自己蹚?!?
這很么蹚?盧象升表示很迷茫,他一個讀圣賢書出身的文官,讓他去經(jīng)營這些奇技淫巧之事,他志不在此啊。
而且,他也不知道怎么做啊。
好在李從心給他指了一條路:“下午,本官往宮里遞牌子,太后說了,你一回來,就讓你入宮去見她,放心,太后定有詳細的懿旨給你?!?
盧象升更疑惑了,看李尚書一個老臣,提起太后之時,臉上的恭敬不像是裝出來的,據(jù)他所知,秉國的那位裕安太后,只有二十來歲的年紀,為何連李從心這樣的重臣,對她都心服口服?
下午,盧象升就得到了答案。
李從心的牌子一遞進宮,立即就得到了回復:“下午辛時一刻,到酉時一刻,著工部尚書李從心,與新任工部右侍郎盧象升,入乾清宮西側殿議事。”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后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種菊南山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菊南山下并收藏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后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