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17章 連鎖反應,綁定慈母系統(tǒng)后,我擺爛了,北海游,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聽說有那機靈的,已經(jīng)去朔州收豬去了!”
夏掌柜一聽,連忙道:“你們可有誰去收豬,能否幫我收一些豬崽子來?”
熟客好奇道:“夏掌柜,你要多少頭豬崽子?若是只要一兩頭,我可以幫你去我老丈人家問問?!?
“有多少要多少,上不封頂!”
其他人則更好奇了:“夏掌柜,你要這么多只豬崽子做什么?難不成想做烤乳豬?現(xiàn)在的豬崽子價格可不低,要做成烤乳豬的話,價格得貴吧!”
夏掌柜搖頭解釋:“我是替老家人問的,他們想多買些豬崽子,養(yǎng)到明年再賣出去。一整村人呢,是個大村莊,吃得下那些豬崽子!”
一個絡腮胡的胡商夸贊道:“不愧是夏掌柜的老家人,有頭腦!眼瞅著這果子酒廠紅紅火火,雖不知他們要豬油作甚,但按照這個趨勢來看,即便再過兩年三年,養(yǎng)豬也是不愁銷量的!”
“沒錯,買幾個豬崽子,留下一頭母豬,豬生崽,崽生豬!致富之路這不就有了?!”
眾人出了主意,但也沒人眼紅想去掙這份錢。
養(yǎng)豬可不是個輕巧的活,要想把豬養(yǎng)的胖乎乎,每天都得按時給喂吃的!
再說了,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萬一來一場豬瘟,一年的辛苦和付出就得打水漂!
行商們還是更喜歡走著自己熟悉的商道,賣著熟悉的貨。
一是這樣做利潤大,二也是能見見各地的風土人情。
一群商人們相互交流著。
“聽說果子酒的預訂已經(jīng)排到一個月以后了,你們還打算繼續(xù)等下去嗎?”
“我先不等了。我打算上酒廠旁邊的皂廠和蠟燭廠買一些肥皂和油蠟。”
“咦?這不是說這肥皂不能立刻就用嗎?”
“是啊,反正我這一路也得走上十天半個月的,剛好給肥皂留些時間?!?
“好主意,我也去買些!聽說這肥皂去污染力極強,比皂角好用多了!”
“你們說說,這財神爺是不是住在云州了?這云州的新奇點子,怎么一個接一個?”
夏掌柜瞅了一眼天色,鉆到簾子后面,掏出三根香,點上后,恭恭敬敬地插進香爐里。
香爐后面正是顧南夕的陶瓷雕像!
夏掌柜心想,財神爺可不就是住在云州了嗎?大將軍顧南夕就是財神爺??!
聽說獻果子酒方子的那個年輕人,原本是朔州的,但在朔州一直不得重用,來到云州后,大將軍第一時間就提拔他了!
不問出身,不問背景,只看實力,用人唯才!
這些話說起來容易,但真正做到的又有幾個?
這樣苦難的事,大將軍做到了!所以那些人才啊,就像飛蛾撲火一般撲向了云州!
一輛輛三輪車,好像云州血管里的血紅蛋白,為整個云州輸送氧氣!
他們把云州生產(chǎn)出來的肥皂,蠟燭,紅燒肉罐頭,羊肉罐頭,果子酒不斷地運往朔州以及其他各個郡!
原本賣苦力,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光著腳的腳夫們,也能幾家人合作一塊,租一輛三輪車,更好地養(yǎng)活一家人。
三輪車馳騁在平整的土水泥路上,運載的是貨物,承載著的卻是過好日子的希望!
自打顧南夕的那句要想富先修路,在云州傳開后,云州百姓們不約而同地把這樣的水泥路,叫做致富路!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綁定慈母系統(tǒng)后,我擺爛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北海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海游并收藏綁定慈母系統(tǒng)后,我擺爛了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