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元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9章 塵埃落定 1,網(wǎng)游:從三國征戰(zhàn)萬朝,希元辰,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走出太極殿的時候,所有的節(jié)度使臉上,都洋溢著滿足的笑容,他們都從朝廷中得到了不少的賞賜。
李世民也不知道,這樣做是對還是錯,賞賜這些節(jié)度使的話,那么這些節(jié)度使的實力就會得到增強,可是不賞賜的話,那么接下來的戰(zhàn)斗物資以及人員,等等各個方面,都需要這些節(jié)度使的配合。
李世民第一次感覺到,在天下大勢面前的無力感。
在那高位上的時候,他有幾次甚至在想,自己要不要干脆把大唐,直接顛覆重來一遍。
按照自己心中所想的那個大唐去建設(shè),消滅所有的世家和節(jié)度使。
是這個念頭,僅僅在李世民的腦海中存在了一刻便消失的無影無哪怕秦王漢武,都沒有從頭再來的勇氣,何況我這小小的太宗皇帝呢。
在臨走之前,盡可能的給后面的皇帝,留下一個完好的大唐,哪怕那只不過是粉飾后的大唐。
同年的三月,唐軍再次調(diào)集了十萬人馬,一舉攻破兩關(guān),直逼洛陽,在洛陽城下斬殺了自立為帝的安慶緒。
史思明則帶著安史叛軍最后一部分的兵力,全部都逃往了鄴城。
如今,叛軍所控制的區(qū)域只剩下了河北一帶,也就是安祿山起兵的地方。
同年六月,李世民再次命令李靖為統(tǒng)帥,調(diào)集全國的兵力。在兩個月之內(nèi)收復了整個河北,并且俘虜了史思明。
史思明在押回京城的路上面自殺身亡。自此,安史之亂徹底被平息。
這時,李世民手下的凌煙閣二十四名臣,開始一個又一個的死去。
很多人都仿佛知道自己要走了,跟李世民提前告別,最后在家中靜靜地睡,永久的睡了過去。
仆人們連他們的尸體都找不到,仿佛憑空消失一樣。
李世民知道自己也該要走了。
此時,凌煙閣二十四名臣中只剩下了長孫無忌和李靖,李靖再回來后,將兵權(quán)交還給了李世民。
“陛下,我已經(jīng)完成了所有的事情,我也有感覺,自己該回去了。”
李世民坐在皇位上,點點頭,對李靖道
“你先走,我過幾日就會離開,到時候別忘了在前面等等我。”
李靖恭恭敬敬的對李世民行禮之后,朝著門外走去,那樣的背影似乎,有點孤單。
李世民此時看向身邊的長孫無忌,雖然容貌上,長孫無忌是那樣的年輕,可是李世民和長孫無忌都知道,一種無形的力量正在吞噬著他們的生機,要求他們離開,因為他們不屬于這里的。
“長孫無忌,你認為大唐這個掌舵人,是該交給李隆基還是李亨?”
長孫無忌聽到后,看向李世民,終于等到了李世民的詢問。事實上,他早就已經(jīng)準備好了答案。
但是,長孫無忌還是先詢問一下,李世民的意見。
倘若李世民強硬讓某一個人去當皇帝的話,那么長孫無忌便順從李世民的意愿。
“陛下,認為誰更好呢?”
“我在問你。”李世民自然知道長孫無忌在想什么,還是回答了起來
“我看不清?!?
“那微臣,就發(fā)表一下自己的見解吧?!?
“認為大唐,必須交到李亨的手上?!?
李世民聽后點點頭,
“為什么?”
“陛下,不要忘了安史之亂是誰弄出來的,是李隆基。
李隆基能搞出第一個安史之亂,未來當皇帝之后,我們不在了,他未必不能弄出第二個安史之亂。
且李隆基已經(jīng)步入了暮年,他的決斷和判斷力都大不如從前,李亨則是身強體壯正是一個人最年輕,最有精神的時候。
最后,安史之亂已經(jīng)讓李隆基其統(tǒng)治的合法性和權(quán)威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沖擊。”
說完這一大段后,長孫無忌深吸了一口氣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網(wǎng)游:從三國征戰(zhàn)萬朝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希元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希元辰并收藏網(wǎng)游:從三國征戰(zhàn)萬朝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