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愛跳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7章 豐收,阿姐,我中舉了!,螳螂愛跳舞,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虎哥,今年收了多少斤糧食?”陳招娣好奇問道。
蘇虎心中早就有了數(shù)字,想也不想的說道:“一共三畝水田,收了有八石糧食?!?
陳招娣聽了很高興,“今年是個豐收年,可惜要交稅,要是不交稅的話,俺們一年到頭都能吃大米?!?
陳及冠當(dāng)即道:“阿姐,等我考上秀才功名,我們就不用交稅了?!?
“好,冠哥兒肯定能考上秀才?!?
又過兩日,所有稻谷都已經(jīng)曬干,里正陳大山召集各家各戶的莊稼漢,準(zhǔn)備將秋稅運到白馬鎮(zhèn)去。
大景王朝主要有三種稅,分別為土地稅、人口稅和商稅。
其中土地稅是朝廷收入的大頭,也就是村里人俗稱的秋稅。
納稅以實物為準(zhǔn),也可以用錢、鈔、金、銀等物品替代,不過除了那些大戶人家,沒人愿意干這等事。
大景王朝將田地分為上中下三等,上交的稅分別為四斗,三斗和兩斗。
而一石是一百斤,一斗就是十斤。
正常來說,一畝上等田能產(chǎn)出四石糧食,中等田能產(chǎn)出三石糧食,下等田只有兩石糧食。
如此一換算,大景王朝只收土地產(chǎn)量的十分之一。
聽起來確實很人性化,的確如此,這個稅收足以讓當(dāng)今皇上在民間收獲一大片好名聲,畢竟如今海晏河清政通人和,百姓的日子要比之前好過多了。
但現(xiàn)在收稅可不是說是十分之一就是十分之一,這十分之一的稅是到國庫的標(biāo)準(zhǔn)。
現(xiàn)在的交通運輸方式極為簡陋,糧食在運輸過程中會產(chǎn)生極大的損耗,往往路上就會消耗數(shù)倍的糧食,而這個損耗是由百姓自己來承擔(dān)。
也是因此,實際交的稅會達到田地產(chǎn)量的十分之三到十分之五,具體情況因地區(qū)不同而產(chǎn)生差異。
小池村村位于益州,每年的土地稅要收大概十分之四,不算多,也不算少。
比如你家有二十畝地,其中有五畝上等田,十畝中等田,五畝下等地,就要交二十八斗,也就是兩百八十斤。
像是那些家里田地多的,每次秋稅都得交三四百斤,這只是田里的稻谷,還要加上旱地上的玉米。
這么多的糧食,一個人肯定是拿不動的,所以每家每戶得出動兩三個人才行。
當(dāng)然,或許有人要問,朝廷是如何得知今年你家的糧食產(chǎn)量的呢,其實很簡單,每一畝田地都在官府中有記載,分為了各個等級。
不管是豐年還是災(zāi)年,收的土地稅都是固定的。
每次交秋稅都是大工程,曬谷場鬧哄哄一片。
哪怕是大清早,陳家族人也打著赤膊,露出黝黑的皮膚,肩上搭著一塊黑黃粗布,站在一起有說有笑。
陳及冠跟著姐夫,蘇虎趕著牛車也來到了曬谷場,他家有牛車,要交的土地稅已經(jīng)放在了牛車上,上面是稻谷和玉米。
陳大山見人齊后,便招呼大家,趁著早上比較涼快,一起扛著糧食朝白馬鎮(zhèn)走去。
金色旭陽上升,帶來一片耀眼的金光,將山林間的濃霧渲染成一片金色海洋。
蜿蜒山路上,一長串的莊稼人或挑或扛,遠遠看去就像是螞蟻一般......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阿姐,我中舉了!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螳螂愛跳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螳螂愛跳舞并收藏阿姐,我中舉了!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