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解的積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2章 正史與野史,讓人類文明再次偉大,難解的積分,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據史書記載,忒亞茲大陸在五元歷336年至五元歷339年,經歷了一場不明不白的圣戰(zhàn),戰(zhàn)爭席卷了整個大陸,整片大陸上沒有一個人能從這場戰(zhàn)爭中置身事外。
據戰(zhàn)后統(tǒng)計,這場戰(zhàn)爭死亡的人數以億為單位,原亞爾林帝國殖民地被完全摧毀,幸存的人口不過十分之一。而為了打贏這場圣戰(zhàn),所耗費的資源更是數不勝數。
這場戰(zhàn)爭為后世留下了很多謎題,第一個謎題就是怪物軍團首領蒲公英的來歷。
關于這場戰(zhàn)爭的敵人,人們知之甚少,沒有人知道那個領導怪物的女孩是為了什么發(fā)動這場戰(zhàn)爭,沒有人知道那個女孩從何而來。她明明有著強大的力量,但是從來沒有在戰(zhàn)場上正面出手。
另一個謎題就是為這場戰(zhàn)爭勝利奠定了基礎的兩個“神使”,一個叫“鮑德溫”,也有人叫他“吳鳴”;另一個叫“埃斯特”。
鮑德溫的身份同樣是一個謎,人們只知道他帶來的新的技術,并依托于這個技術,帶來了新的生產關系與社會形態(tài),這個社會形態(tài)在短短時間內就取得了大量人的支持,并取代了原有的落后的社會形態(tài)。
很顯然,他不應該是這個社會的原住民,宗教那邊稱呼他為神使,認為他是神的使者。而科學領域則認為鮑德溫是來自另外一個更加先進的文明,并且有很多所謂的證據,但是并沒有起決定性的作用,兩撥人誰也不能說服對方。
埃斯特的身世就明朗了很多,在整理各個殖民政府的資料時,就找到了埃斯特從年幼到成年全部的經歷,她的經歷也是宗教的“神使論”的重要支撐——一個普通人一夜之間變成以一敵萬的神使,這不是神跡還是什么?而科學領域的也沒有人能回答這個問題——倒是有人提過人體改造,但是這個問題引來的更大的問題,那就是為埃斯特進行人體改造的人是誰?如果是鮑德溫,那么為什么他只改造了埃斯特一個人?兩方就這個問題爭執(zhí)不下。
最后一個謎題就是隱藏在雨林中的不知名機器,那個機器明顯出自蒲公英之手,當然最要命的不是這個機器的來歷和用途,而是從這個機器中,涌現了全部陣亡在戰(zhàn)場上人的信息,在短短的時間內實現了別樣的“復活”。
很快,在公社內部出現了大規(guī)模的討論,討論的焦點就是他們算不算真的人,而就在他們爭論的時候,這些復活了的人快速返回了自己的土地。
公社不知道的是,這些人在數據集成器中看到了戰(zhàn)爭的全部經過,并且在數據集成器中還有一個虛擬世界供他們生活,虛擬世界的一切和公社沒有兩樣,使得他們可以快速融入公社生活。
一開始大家都很恐懼,不明白這些人是敵是友,直到那些活著的人見到了死在了戰(zhàn)場上的親人如同往常一般和自己打招呼時,他們仿佛穿越了數年時光,回到了過去一般。很快,爭論在這些人重新融入社會后就銷聲匿跡。
說到這場戰(zhàn)爭的影響,各個歷史學家的評價很是統(tǒng)一,從結果來看,這場戰(zhàn)爭利大于弊,從過程來看,這場戰(zhàn)爭給無數人帶來了難以磨滅的影響。
雖然褒貶不一,有幾個優(yōu)點卻是大家公認的,那就是這場戰(zhàn)爭打破了有神教在思想上的統(tǒng)治地位,戰(zhàn)后大部分人信仰了新興的人類教,而人類教是無神主義,主要陣地就是科學界,科學的進步讓人們的日子過得更好了,自然就有越來越多的人信仰了。
第二就是動搖了大陸上所有殖民政府的統(tǒng)治,為公社后來的發(fā)展壯大和大陸統(tǒng)一奠定了基礎。
當然,以上這些全是正史的記載,真正大頭的還是民間的野史記載。
吳鳴改頭換面,坐在一家酒館里,看著路邊攤買過來的書籍,這是一群愛好者自發(fā)搜集修訂的,沒有被記錄在正史上趣事,叫做《圣戰(zhàn)漫談》。
埃斯特坐在吳鳴對面,好奇的探頭看著吳鳴手上的書籍。
“兩位是外來人?航路已經重啟了嗎?”店員熱情的招待著兩人,他沒有從魔能網絡中獲得兩人的信息,因此斷定兩人是外來者。
“是的,不過外海還是有不少游離的結蟲,想要完全恢復通航還要幾個月?!眳区Q抬起頭,微笑的回答。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讓人類文明再次偉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難解的積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難解的積分并收藏讓人類文明再次偉大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