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悟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75章 荀程計策,冒名劉辯:三興炎漢,熏悟空,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戰(zhàn),而且要趁他立足河北未穩(wěn),速戰(zhàn)!無論他說什么,做什么,明公只用做一件事,那就是調(diào)派精兵猛將,以天子之名,揮堂堂正正之事,擊潰他?!?
荀彧充滿斗志的說道。
曹操斟酌著,難為的說道:“兵力方面暫且不提,他有一二十萬精兵,我也不虛他,可是我手下騎兵,萬萬不及他??!”
“那我們就揚長避短,避免與他野戰(zhàn),誘敵深入,然后據(jù)城而守,待消耗他的銳氣,然后截其后路,騎兵雖然厲害,卻也有不及之處?!?
“如此,只能做到防守!大帥府坐擁關(guān)中河北之地,我以河南之地,勢必難與之持久?!?
“我看未必,當年太祖高皇帝問韓信,韓信說太祖皇帝可以領(lǐng)十萬兵。兵馬如此,土地亦是如此。
當初大帥府以一縣之地,發(fā)展上萬兵馬,如今占取關(guān)中河北之地,所得土地百倍于梁縣,可其實力有百倍之強嗎?
所以在下認為,土地也并非越廣越好!在梁縣時,他就像是握緊的拳頭,而此時,則是張開的手掌,雖然他展示的范圍變大了,可他的弱點也暴露了出來。
自涼州到渤海,東西縱橫豈止千里,如此縱橫,他能夠做到面面俱到,處處防守嗎?
當初袁紹與之一戰(zhàn),一開始并沒有劣勢,反而有很大的優(yōu)勢,只是袁紹過于相信兵威,勢必聚攏一處,以太原一戰(zhàn)定勝負,結(jié)果蹋頓一敗,原本幽州不滿袁紹的世族紛紛倒戈,袁紹才逼不得已退兵。
如今明公與之爭鋒,必將吸取袁紹前車之鑒。
在下看來,大帥府雖然兵多將廣,但其弊有三:
第一,河北廣袤,受袁紹經(jīng)營多年,大帥府雖得其地,但難得其利,這個過程至少要三年之久;
正因如此,其有第二個弊端,大帥府必須長時間盤旋在河北,其人一直不離開鄴城便是緣由;
第三,其多有征辟關(guān)中、并州、幽州士子擔任河北官員,河北士族地位與袁紹時迥然不同,時日一久,必定生出矛盾,可以為明公所用。
明公與他對持之時,只需拖住其主力,然后兵發(fā)河內(nèi),阻攔其東西溝通,勢必使其出現(xiàn)困局,皆是,其麾下各處,多有腹誹之輩,皆會是明公助益?!?
聽完荀彧所說,曹操眉頭稍展開,“他不是喜歡搞報紙嗎?你從河北南下的士子中挑選一批人才,也搞個報紙,再把你剛才所說的,除了用兵方略,全部登于報上,我要讓他感到四面皆敵,草木借兵?!?
河北投奔的士子,曹操也深入了解了一下,幾乎都不是河北本地人,全都是在袁紹執(zhí)政時期,受到提拔,與當?shù)厝水a(chǎn)生許多利益糾葛,他們害怕大帥府為了安撫人心,那他們祭旗,所以南下。
那些祖祖輩輩生活在河北的,即便對袁紹有忠心,也不會舉族南下。就連袁紹最看重的田豐沮授,一個選擇了效忠,一個則殉節(jié)為家族子弟鋪平了道路。
“在下這就去辦!”
“仲德,你有何建議啊?”
荀彧走后,曹操看向了程昱,對方五官深鎖,似是有話要說。
程昱想了想說道:“在下有些擔心?!?
“擔心什么?”
“擔心天下苦戰(zhàn)久矣,未必人人希望看到戰(zhàn)事發(fā)生?!?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冒名劉辯:三興炎漢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熏悟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熏悟空并收藏冒名劉辯:三興炎漢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