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悟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63章 黃昏見證真正的信徒,冒名劉辯:三興炎漢,熏悟空,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阿亮不可胡言,田先生老辣,識得你是激將法,可你終究年輕,不可對長者無禮?!边吜髦氐恼f道。
“田先生,今日本帥多有無禮之處,望望先生恕罪,但本帥誠邀先生之心,也望先生周知。今日還有要事在身,若先生不答應,明日再來誠邀?!?
邊柳說著,再度一禮,招呼臥龍鳳雛準備離去。
諸葛亮失望的搖了搖頭,龐統(tǒng)想了想,卻留了一步。他說道:“今日大帥接連走了南北二城,幫助百姓搭建倒塌的屋舍,又親自為老者取食,好不容易閑暇下來,就迫不及待趕往田先生處,試問先生可有見過如此仁義之君?
昔日韓馥在冀,因嫌棄先生過于剛直不肯任用,袁紹得冀州,厚禮誠邀,先生以此效忠。今大帥求賢之心更甚袁紹,所行更仁于袁紹,先生真的忍心拒絕嗎?”
田豐無語。
龐統(tǒng)嘆氣的轉身,忍不住又說了一句,“方才大帥說明日在來拜訪不是客套,先生說了,袁紹坐穩(wěn)冀州,有田別駕一半之力,大帥一日請不得先生,便再來一日,直至先生出山為止?!?
說罷,大步離去,只留下田豐躊躇不已。
另一邊,邊柳出門后,自然要趕去下一處,那就是沮授的府上。
不過他剛走到半路,前去報信的人就回來說,沮授府上掛滿了白幡,打聽得知,沮授自盡,或者說,為袁紹殉節(jié)了。
邊柳臉色陰沉,坐在馬背上停頓了許久,終于一拉韁繩,準備返回。
諸葛亮看著也擔心不已,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一而再,再而三的被人拒絕,大帥終究是人,怎么會不憤怒呢?
諸葛亮緊隨其后,不敢言語。龐統(tǒng)后續(xù)趕來,向諸葛亮詢問一二后,也連忙閉上了嘴。
待走到一個拐角處,邊柳突然又停了下來。
“當初,我還是在嵩山的時候,誠心想過招攬許多人,可是絕大多數(shù)都挽而拒之,那時我就在想,他們之所以不答應,是因為他們認不清我,覺得我不夠強,將來不能夠成就大業(yè)。
所以我每時每刻都提醒自己,一定要志存四海,寬厚待人。時至今日,我破關中,復西涼,進軍太原,兵屯冀州。我以為只要我大手一揮,天下有志之士就能云集響應。卻沒想到,這小小的鄴城之地,也敢有這么多人拒絕我?!?
邊柳半仰著頭說道,雖然雪早已停,可冬日的陰云依舊壓在空中。
等待了許久后,諸葛亮才說道:“當初他們認不清大帥,或許現(xiàn)在他們?nèi)耘f認不清呢!”
“哦,你這話怎么說?”太原王氏帶領太原諸多子弟投靠之后,邊柳就已經(jīng)成為足以和袁紹抗衡的勢力,上黨打敗袁紹到如今挺進鄴城,大帥府已經(jīng)成為第一的勢力,別看袁熙袁譚還在外面奔達,但他們已經(jīng)成不了氣候。
“大帥寬仁愛民,這些事我們知道,關中的百姓知道,可是河北的百姓不過道聽途說,人云亦云罷了。
自古以來,什么是仁,什么是義,這是圣人都闡述不清的東西。所以大多數(shù)只能退而求次,只追求一個知恩圖報的信義罷了。
大帥在城門便說過,河北有忠義之士,愿意為袁紹犧牲,可大帥手下,愿意為大帥赴湯蹈火的卻百倍千倍于袁紹,所以大帥不必為這點小事耿耿于懷?!?
邊柳突然笑了出來,是啊,什么是仁,什么是義,誰又能分得清呢?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冒名劉辯:三興炎漢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熏悟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熏悟空并收藏冒名劉辯:三興炎漢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