佰夫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6章 順應潮流,明末暴君:從收服錦衣衛(wèi)開始,佰夫長,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所以,不論是京營,五軍,四大衛(wèi)所軍,均不喜歡朝廷目前的鎧甲,特別是在遼東作戰(zhàn)的滿桂,趙率教,祖大弼,左良玉,收取甲胄時怨聲載道?!?
李邦華亦進言說:“陛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兵勇的命也是命,訓練一名精銳花費的銀子不少,老兵更是軍中寶貝,所以,相較于尋常甲胄,札甲防御力更強。”
孫承宗爭辯說:“札甲價格奇高,制作速度慢,全軍配備,需花費兩三百萬兩銀子?!?
甲胄。
朱由校喃喃自語,他隱約記得徐光啟對比過大明和建奴的鎧甲,認為要想改變戰(zhàn)場局勢,必須打造更加堅固的鎧甲。
思索片刻說:“能否把札甲換成棉甲,即布面鐵甲,進行全面防護,頭盔要有對襟鐵面,護臂也要延伸到指尖,甚至還要有鐵葉鞋,布面鐵甲甲片大,結構簡單,利于大規(guī)模生產?!?
“陛下,臣無異議?!?
李邦華拱手作揖。
這時,鄭崇儉進言支持說說“陛下,前陣子,臣等討論過建奴問題,依照祖將軍,左將軍所說,大明鎧甲弱是不爭的事實,主要是防不住弓箭手,建奴于五步之內,專射面脅(肋),每發(fā)必斃,誰能抵敵,所以需要全身甲,特別是面甲。”
朱童蒙深以為然,重重點頭說:“陛下,遼東兵勇需要面對建奴的箭雨,必須防御射面,射腳,射手等戰(zhàn)術,確實需要配備全身甲。”
朱由校算是聽明白了,這哪是缺乏甲胄,這是部分將領瞧不上現有的甲胄。
孫承宗見京營諸將紛紛表態(tài),向朱由校提醒說:“陛下,努爾哈赤以十三副鎧甲起兵,崛起中,奪取撫順和清河,繳獲海量明軍甲胄,建奴披甲率快速飆升。
而建奴最好的鎧甲叫白甲,是遼東明軍精銳家丁使用的鐵制扎甲。
除白甲,建奴剛崛起時大量使用紅甲,即明軍的紫花布甲,慢慢又開始大量使用棉甲。
極端情況下,建奴軍死士會穿三層甲,最里面是輕網甲,中間是白甲或紅甲,外面再罩一層棉甲。三層甲一穿,刀槍不入?!?
“這種強悍的防御力,遼東的弓箭手,鳥銃,三眼銃統(tǒng)統(tǒng)難以擊破?!?
“同時,努爾哈赤,皇太極,為打擊遼東士氣,臨戰(zhàn)時,常讓兵勇搶回去戰(zhàn)死者尸體,為鼓勵這種行為,甚至把死者的東西獎勵給對方,所以,建奴兵甲胄損失奇小,反觀遼東兵,大片大片戰(zhàn)死,更不要說搶奪袍澤尸體,導致海量甲胄流失?!?
朱由校思索片刻,詢問道:“目前,缺少多少軍馬,甲胄,火器?”
這時,朱童蒙不假思索說:“驍騎營五萬精兵,目前戰(zhàn)馬剛過萬匹,甲胄裝備萬人,神機營的火器,槍械足,而火炮不足,同時,兵勇對三眼銃,鳥銃反響不同?!?
呃...
京營如此,五軍,四大衛(wèi)所怕是都不好過。
軍馬。
目前,朝廷已經在河北,山東兩地大肆購買軍馬,又派肅王和陜西商幫去西北買馬,王洽去北方買馬。
年前,應該能解決。
火器么。
他想到張道濬,很早有意接見對方,各種陰差陽錯過。
至于甲胄。
他決定順應時代潮流,大肆推廣棉甲。
具體到底怎么做,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需要親自去兵仗局實踐。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明末暴君:從收服錦衣衛(wèi)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佰夫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佰夫長并收藏明末暴君:從收服錦衣衛(wèi)開始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