佰夫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6章 削藩之策,明末暴君:從收服錦衣衛(wèi)開始,佰夫長,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歸說。
朱由校清楚三言兩語難以說服對方。
李國普,李起元,孫承宗等全是幾朝元老,宦海臣服數十載,安穩(wěn)屹立于朝堂,必有安身保命之道。
千年的狐貍,對他們玩聊齋沒球用。
故而,朱由校率先拋磚引玉,道出自己策略:“宗藩危害一方,失去太祖冊藩的用意。所以,朕裁撤秦藩的策略有三?!?
“一,劉鴻訓,徐大化抓捕審訊秦藩,召集肅王,慶王,韓王,周王,唐王赴西安從旁見證,爭取打消諸王疑慮,事后朝廷公布案情前因后果。”
“二,重新審理張清案,以張清案為突破口,涉及秦藩之人,抄沒家產,廢除爵位,貶為庶民。秦藩宗室哄抬糧價,霸占良田者重罰,廢除爵位,貶為庶民,所有家產充公,給予五百畝良田謀生?!?
“三,秦藩嫡系遷回京城,入朝參政,旁系安排他鄉(xiāng),異地做官,拒絕進京以謀反論處,斬立決?!?
歷朝歷代,重用皇族。
藩王不造反,無需走到刀兵相向的地步。
皇族需要藩王拱衛(wèi),刀兵相見意味屠殺藩王,進而削弱皇族力量。
藩王內存在有能力,有擔當的人才,譬如周王,肅王,唐王孫。
各地狼煙四起,朝廷絕對不能發(fā)動戰(zhàn)爭,也發(fā)動不起戰(zhàn)爭。
李國普,李起元,李從心,孫承宗等耐心聆聽,從朱由校三言兩語中感受到他對撤銷秦藩的堅定與執(zhí)著。
這何止對秦藩不滿意。
這是殺了秦藩全宗的心思都有了。
秦藩嫡系入朝參政,旁系異地做官,等于徹底取締秦藩特權。
這一代,秦王還是秦王,郡王還是郡王。但孫子未必是郡王,是鎮(zhèn)國將軍。
關鍵手段不像撤藩那般激烈,向諸藩道明秦王藩罪行,還能稍微安撫諸王。
既然皇帝開誠布公,幾人也不藏著掖著,適才透明人的張夢鯨直言不諱說:“陛下,大明藩王和太監(jiān),是百官不敢觸碰的雷區(qū),陛下態(tài)度不明,百官怎敢勇闖雷區(qū)?!?
“今陛下鐵心削藩,臣建議以藩王違背祖制,肆意經商為由,抓捕一批鎮(zhèn)國、輔國和奉國將軍,趁機收繳宗藩經營的商鋪?!?
聞言,遲遲沒有出聲的金煉不甘落后說:“陛下,臣建議,宗藩嫡子襲爵,庶子開疆,旁系科舉。若欲從速從快削藩,不妨對藩王封地進行調換。如楚王和晉王對調,蜀王和齊王對調等等,朝廷依舊照原本數額賜田,但會擠出藩王霸占百姓的土地。若是諸王犯罪,還能趁機削一削田莊數量?!?
見狀,文球挺身而出說:“陛下,針對不配合的宗藩,推恩令配合酬金失侯亦是上上策。推恩令,朝廷不費人力物力做個好人,讓藩王把封地分為子孫們,受惠的藩王子孫自然念及朝廷的好。
若藩王對抗朝廷的推恩令,恰好給朝廷討伐的罪名,也讓藩王父子之間、兄弟之間產生內訌。
酬金失侯對不安分的宗藩,通過收繳藩王的財富和土地,來削弱他們的經濟實力,年關祭祖是個好機會?!?
嚯。
朱由校徹底明白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明末暴君:從收服錦衣衛(wèi)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佰夫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佰夫長并收藏明末暴君:從收服錦衣衛(wèi)開始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