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7章 論太原之圍,大宋:父皇你懂事點,自己退位吧,夜雨天,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所在的位置不同,所追求的東西自然也是不同。
寒窗苦讀二十載終于進了朝堂,若是如此讓他們棄官歸鄉(xiāng)能有幾人心甘情愿?像包拯這樣的人太少了,朝堂上真正能做到為國為民的官員更是屈指可數(shù)。
就拿蔡京來說,熙寧三年(1070年)登進士第,到宣和六年(1124年)罷免,整整五十四年,幾度浮沉。
即便是宣和六年時,宋徽宗趙佶讓他辭官,蔡京還哭著不愿意辭官。
更不要說他們這些為官不過十數(shù)載甚至幾載的人了,沒有一個人愿意辭官歸鄉(xiāng)。
隨著趙楷的拍板,范瓊的罪也算是徹底定下了,即便他嚎的再大聲也于事無補了。
甚至還有不少的官員在心底暗暗記恨上了他,若非他臨陣逃脫,哪有今日這么嚴苛的要求。
“另外,還有一事,如今東京城城外金人雖然已經(jīng)退去,但黃河以北仍被金人踐踏,太原更是被金人圍困,今日便議上一議這太原要不要救?!壁w楷輕聲道,臉上掛著一副平靜的表情,讓群臣根本無法琢磨到趙楷的心思。
一時之間竟無人敢率先開口,就在這時候,孫博站了出來,他對著趙楷拱了拱手,隨后沉聲道,“啟稟官家,臣以為太原必須救,太原乃是我大宋北方重鎮(zhèn),若是失去太原,東京便再無屏障,金人便能隨時窺探我朝?!?
孫博的話音剛落,殿內(nèi)便響起一陣的低語,耿南仲等人互相交換了個眼神,似乎在權衡利弊,許久之后耿南仲這才站了出來,他對著趙楷拱了拱手,面色凝重,聲音沉穩(wěn)道,“稟官家,臣以為眼下金人雖退,但其勢未衰,更何況太原城下還有另外一路,若是貿(mào)然出兵,恐怕后果不堪設想?!?
“臣以為,不宜出兵。”
“耿相公此言差矣。”朱茂勛冷冷開口道,“先前孫相公說了,太原乃是東京屏障,自然不可輕易放棄。若是這么隨意放棄,那天下百姓如何看待朝堂,各地將士又如何看待官家?”
“太原必須救!”
朱茂勛的話音剛落下,站在耿南仲身邊的一人忽然開口了,他冷冷的說道,“太原固然重要,可我大宋如今國力有限,若此時出兵,東京城便不安全了,誰都能保證退走的金人不會再回來?”
“東京城乃我大宋根基所在,官家自身安危豈能兒視?與其冒險救援,不如暫時固守,待到時機成熟再做打算?!?
“胡說!”孫博怒目相視,厲聲呵斥道,“李棁,你說這話難道不怕被百姓恥笑嗎?若太原失守,那么金軍便能再無后顧之憂,金人長驅(qū)直入便能直達東京城,屆時大宋才是真的危險!”
“孫博,我們不能把眼光局限在一城一地上,你能保證此番能徹底解了太原之圍嗎?金人兇悍遠非我大宋所能比擬,此番之所以能勝,乃是因依城而守。”
“范瓊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嗎?若是太原沒有救下來,反而損兵折將,于我大宋而言這才是危險!”李棁想都沒想,張開嘴就開始反駁起來了孫博。
“你——”一時之間孫博竟不知道該怎么反駁了,爭論愈演愈烈,群臣分成兩派,各執(zhí)一詞。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宋:父皇你懂事點,自己退位吧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夜雨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雨天并收藏大宋:父皇你懂事點,自己退位吧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