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91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dāng)木匠,柯久,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是兵部尚書,朕是在問你。\"
半晌,年輕天子不辨喜怒的聲音于暖閣中幽然響起,使得于桌案上擺放的燭火搖曳不定,也將其面容映襯的愈發(fā)深邃。
盡管后世諸多學(xué)者對于后來擔(dān)任遼東經(jīng)略的袁崇煥\"袁嘟嘟\"嗤之以鼻,認為其\"五年平遼\"的豪言壯志更是一句笑話,但依著史書上的記載,袁崇煥在得知皇太極先后率兵征討了蒙古諸部及蒙古,肅清了\"后患\"之后,確實不止一次上書中樞,表達了對于建州女真借道蒙古,通過翻越燕山山脈,直撲大明京師的擔(dān)憂。
為此,袁崇煥曾試圖重新整飭薊鎮(zhèn)行伍,以加強中樞的防備,只可惜未能得到彼時崇禎皇帝及滿朝文武大臣的支持,最終被女真人出其不意的兵臨城下,釀成了徹底改寫遼東局勢的\"己巳之變\"。
從此之后,女真人不再局限于大明重兵把守的遼東戰(zhàn)場,而是利用自身無與倫比的行動力,肆無忌憚的沖擊著大明脆弱的邊防,立于不敗之地。
\"事關(guān)重大,臣不敢妄言。\"
\"但薊鎮(zhèn)乃京師門戶,確實當(dāng)予以整飭,以能臣良將坐鎮(zhèn)。\"
感受到撲面而來的壓迫感,兵部尚書的神情愈發(fā)小心,原本炯炯有神的目光中也夾雜著一抹惶恐,心中再一次為天子的\"高瞻遠矚\"而嘆服。
\"讓洪承疇和盧象升去吧。\"
短暫的沉吟過后,朱由校凝眉做出了最終的決斷,清冷的聲音中充斥著不容置疑的態(tài)度。
事實上,早在前任薊鎮(zhèn)總督文球第一次上書致仕的時候,他便萌生了以\"帝黨\"整飭薊鎮(zhèn),扼守京師門戶的念頭,只不過礙于彼時朝中局勢尚未明朗,東林黨官員依舊蠢蠢欲動,這才始終未能如愿。
不過好在事到如今,原本暗流涌動的朝野已是趨于平靜,他也能放心大膽的安插人手,而不必考慮各方勢力的\"反撲\"。
而他心目中最屬意的人選,莫過于在西南土司叛亂中,憑借著一己之力,抗衡奢氏叛軍近半月之久的洪承疇,以及在原本歷史上,近乎于力挽狂瀾的\"天雄軍\"主帥盧象升。
\"微臣遵旨。\"
見朱由校早已有了主意,兵部尚書王在晉趕忙拱手應(yīng)是,心中微微有些感慨。
曾幾何時,似\"薊鎮(zhèn)總督\"這等代天巡狩的封疆大吏,幾乎每一次任都會令得朝野震動,各個黨派為之爭得頭破血流。
可現(xiàn)在,大權(quán)在握的天子卻是直接繞過了\"廷議\",乾綱獨斷。
如若單論對于朝野間的掌控力,眼前的年輕天子,怕是已然在不知不覺間,超過了昔日御極四十八年的萬歷皇帝。
\"此外,讓宣府和大同也給朕警醒起來。\"
\"絕不可掉以輕心。\"
君臣相顧無言片刻之后,朱由校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盯著暖閣角落處懸掛的輿圖,眼神冰冷的吩咐道。
時至如今,隨著建州女真在遼東崛起,原本游牧在廣寧,錦州附近的蒙古部落要么像科爾沁部一樣選擇歸附;要么率眾\"西狩\",主動避其鋒芒。
而在諸多\"西狩\"的蒙古部落當(dāng)中,勢力最強的,莫過于由\"蒙古大汗\"林丹巴圖爾親自率領(lǐng)的察哈爾部,其駐地已由萬歷末年的\"大寧衛(wèi)\"附近,遷徙至原歸屬于土默特部的\"歸化城\"附近,距離宣府和大同不過兩百余里的距離。
林丹巴圖爾這位\"窮途末路\"的蒙古大汗在歷史上的名聲雖然不如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那般人盡皆知,但同樣是一位不容小覷的雄主。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dāng)木匠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柯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柯久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dāng)木匠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