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18章 中樞亂(下),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柯久,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既然指望不上山東的兵馬,便從南直隸和京畿調(diào)兵..\"
半晌,終于受不了廳堂內(nèi)愈發(fā)壓抑氣氛的戶部尚書畢自嚴一臉急切的起身,朝著表情各異的三位閣臣嚷嚷道。
既然知曉叛軍勢大,還不趕緊調(diào)兵遣將,勤王救駕?!
他就是山東濟南府人氏,深知當?shù)匕傩帐躙"白蓮教\"的荼毒有多深,何況這些人還飽受\"饑餓\"的困擾,只怕早已將生死和律法置之度外。
\"景會兄,稍安勿躁..\"望著因為著急而臉頰漲紅的戶部尚書,身材消瘦的韓爌先是擺了擺手,隨后便將目光投向了兵部尚書,嘴角涌現(xiàn)了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勤王救駕?將事情想的太簡單了吧...
\"景會兄,\"迎著畢自嚴不解的眼神,近些時日與其配合頗為默契的王在晉滿臉苦澀,斷斷續(xù)續(xù)的遲疑道:\"沒有天子的諭旨,兵部如何調(diào)的動兵?\"
雖然自土木堡之戰(zhàn)過后,五軍都督府的軍權(quán)便被收歸兵部,但作為大明之主的天子手中仍是掌握著絕對的權(quán)利。
尤其是駐扎在西山腳下,負責戍衛(wèi)京畿的\"京營\"更是在天子一系列的操作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天子親軍\",豈是兵部能夠調(diào)動的?
硬要說的話,倒是世鎮(zhèn)南京,承襲南京守備,并且提督漕江操江的魏國公擁有\(zhòng)"臨時決斷之權(quán)\",可也要得到南京兵部的行文。
\"這..\"
畢自嚴作為入仕多年的老臣,自是對于大明的諸多規(guī)矩和秩序了然于心,剛剛語無倫次,也是因為情緒激動所致。
此時冷靜下來,便明白了當下的癥結(jié)所在,陛下走的實在是太過于倉促了,全然沒有考慮到當下的時局!
難道真要效仿正統(tǒng)年間的舊事,擁立天子幼弟行監(jiān)國之事?
近乎于下意識的,此等念頭便在首輔方從哲,兵部尚書王在晉等\"帝黨\"腦海中浮現(xiàn),畢竟中樞懸而不決,人心惶惶的時局便會愈演愈烈。
但擁立信王監(jiān)國,真的能夠改寫當下的局面嗎?
一時間,諾達的文淵閣正堂鴉雀無聲,諸多位高權(quán)重的朝臣們只是面面相覷,各種各樣的情緒在空氣中蔓延。
只是很快,正堂外便傳來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斷了在場朝臣們凌亂的思緒。
\"閣老,兩炷香前剛剛抵京的奏本..\"在十數(shù)道犀利如刀的目光注視下,一名吏員小心翼翼的推開了簾門,雙手將一封奏本遞給了內(nèi)閣首輔方從哲。
聞言,方從哲便是迫不及待的將其接過,并且下意識瞧了一眼坐在角落處的通政司卿。
依著過往的慣例,各地呈遞進京的奏本通常要由通政司首先處理,隨后再交由司禮監(jiān)\"審閱\",最后才會來到內(nèi)閣。
如此一番操作下來,最快也要用上一日的功夫。
但眼下這封奏本兩炷香前才剛剛抵京,便被直接遞到了內(nèi)閣,足以說明其重要性和緊迫性。
難道是遠在千里之的天子有了消息?!
顧不上許多,方從哲趕忙將其掀開,卻不曾想在看到奏本上的內(nèi)容之后,臉色瞬間陰沉下來,甚至雙手有隱隱有些顫抖,不斷的喘著粗氣。
見方從哲臉色如此難看,一旁的韓爌趕忙伸手將其接過,呼吸急促的同時,眸子中狡黠之色更甚。
相比較之下,次輔劉一璟的反應更為強烈,脖頸處青筋暴露,驚怒的聲音更是響徹整個文淵閣:\"借口,都是借口!\"
這都什么時候了,南方那些人不想著盡快營救天子,居然還尋了個如此蹩腳的由頭\"按兵不動\"?
咕嚕。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柯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柯久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