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05章 圍城(中),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柯久,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高聳巍峨的兗州城頭,身著各式官袍的文武官員們居中簇擁著魯王朱壽鋐,凝眉打量著城外的亂軍。
因為城外村寨早已人去樓空,兼之地形平坦的緣故,城外亂軍混亂不堪的情況倒是一覽無余。
但因為亂軍的人數(shù)過多,縱使陣型凌亂不堪,但仍給予城頭眾人莫大的壓力,本是在空中盤旋,準備啃食血肉的飛禽也好似心有所感一般,于哀鳴聲中離去。
如今這個世道,流民哀鴻遍野,因饑寒交迫而死的百姓屢見不鮮,但這些以血肉為生的飛禽們倒是肉眼可見的壯碩了不少。
城外十數(shù)萬流民共同的喧囂下,眾人所處的兗州府城好似都是震動起來,身著官袍的兗州知府早已臉色慘白,口中念念有詞,似是在祈禱著什么,倒是一旁的兗州衛(wèi)守備李宏緊繃的心弦有所放松。
雖說如今大明軍備廢弛,軍戶名存實亡,但似他這等千戶守備,大多都是\"將門出身\",子承父職,多多少少還有些\"本事\"傍身。
以他的見識,幾乎瞬間便瞧出了城外亂軍的\"破綻\",亂軍人數(shù)雖是瞧上去無邊無際,但多以手無寸鐵的流民百姓為主。
就憑這些人,斷然無法威脅到嚴防死守的兗州府城。
思來想去,兗州衛(wèi)守備李宏黝黑的面龐上涌現(xiàn)了一抹狠辣之色,像是做出了某個決定一般,低聲朝著身旁的魯王朱壽鋐請命道:\"殿下,叛軍人數(shù)眾多。\"
\"為保我兗州無虞,不若先行放炮..\"
火炮!
兗州作為魯藩的封地,經(jīng)濟地位和政治地位絲毫不亞于山東巡撫駐扎的首府濟南,城頭上自是配有火炮。
雖說這些火炮大多是些年久失修的\"老古董\",但經(jīng)過近幾日的梳理,還是讓他找到了幾門狀態(tài)還算良好的火炮。
城外的亂軍終究是些沒有接受過正規(guī)軍事訓練的流民百姓,估摸著開上幾炮,便能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
\"不可..\"
近乎于下意識的,沉默不語多時的兗州知府便一臉驚恐的尖叫道,此時朝著城池躁動而來的,多是些衣衫襤褸的流民百姓,并非那些甲胄齊整的\"叛軍\"士卒,豈可如此莽撞?
這一炮下去,他這輩子都擺脫不了\"殘害百姓\"的名聲了。
如若往常時候,面對著自己的頂頭上司,兗州守備李宏自是不敢有所怨言,但值此生死存亡之際,臉上卻是充斥著不加掩飾的鄙夷和惱怒。
當真是一個酸儒,居然連慈不掌兵的道理都不懂。
當城外的流民百姓邁出營地,并朝著兗州城沖鋒的那一剎那,這些人便是妄圖對抗朝廷的\"亂軍\",何須瞻前顧后!
\"殿下?\"也許是知曉自己無法說服兗州知府,守備武將干脆直接將求助的目光投向了魯王朱壽鋐。
眼下這個當口上,也只能指望這位宗室藩王來主持大局了。
只是自成祖朱棣靖難成功之后,各地藩王們便是對于\"軍權\"避之不及,唯恐與其沾上半點關系。
這位養(yǎng)尊處優(yōu)多年的魯王爺,能否臨危不亂的主持..
\"放炮!\"
正當兗州守備李宏內(nèi)心腹誹不已的時候,魯王朱壽鋐略顯顫抖但卻斬釘截鐵的聲音便于城頭上響起。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柯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柯久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