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0章 鄆城危,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dāng)木匠,柯久,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更重要的是,這李三才曾長期擔(dān)任漕運總督,并巡撫鳳陽,前后共有十三年之久,直至萬歷三十九年方才迫于朝野間的壓力辭官回鄉(xiāng)。
盡管致仕回鄉(xiāng),但李三才仍然于朝野間擁有無可比擬的影響力,尤其是在與\"漕運\"有關(guān)的相應(yīng)事宜上。
如今運河上的官員,大多都受過李三才的恩惠,暗中使些小手段,實在再容易不過。
一時間,廂房內(nèi)鴉雀無聲,唯有粗重的呼吸聲次第響起,老太監(jiān)魏忠賢面沉似水,但卻并沒有勃然大怒,只是淡淡的嘲弄了一句:\"證據(jù)呢\"?
那李三才確實有本事\"瞞天過海\",將被朝廷視為\"禁忌\"的甲胄兵刃自南直隸運抵山東,但卻難以籌措。
這些甲胄兵刃的\"主人\",實則另有其人。
一想到腳下的齊魯大地,不僅匯聚了\"白蓮教\",\"曲阜\",\"東林黨\",甚至還暗藏著一股有能力籌措兵刃甲胄的勢力,御馬監(jiān)提督魏忠賢便忍不住眉頭緊鎖。
事實上,魏忠賢及李若漣之所以第一時間\"問罪\"前任漕運總督李三才,而沒有糾結(jié)這些兵刃甲胄的來源,實乃這些兵刃甲胄的\"主人\"實在是呼之欲出。
放眼整個南直隸,有能力,有手段搞到這些兵刃甲胄的,唯有世代坐鎮(zhèn)南京,奉命提督南京大營的\"魏國公府\"。
要知曉,即便是昔日的成國公朱純臣,撫寧侯朱國弼,恭順侯吳汝胤等人都能夠在天子腳下,暗中倒賣軍械器物,遑論是遠在京師千里之外的魏國公?
但以魏國公的超然地位,為何要參與到這灘臟水中?難道是因為天子要整飭商稅?
魏忠賢實在不得其解。
咚隆咚隆咚隆..
正沉悶不語的當(dāng)口,眾人的耳畔旁便是響起了類似于腳步聲,但卻又有些怪異的喧囂聲,引得北鎮(zhèn)撫使李若漣的臉色瞬間大變,眼神也是犀利起來。
顧不得許多,李若漣趕忙抽出了腰間的繡春刀,臉色扭曲的低吼道:\"留幾個人保護廠公,其余等人跟我來!\"
言罷,廂房的木門便被粗暴的推開,一眾錦衣衛(wèi)們紛紛褪去了籠罩在身上的黑袍,緊緊跟在李若漣的身后。
此時人煙稀少的街道上已是傳來了尖銳的嘶吼聲,隱隱約約間還伴隨著婦孺的嚎啕聲,為肅殺的氣氛中平添了三分緊張。
但眼下,李若漣卻好似置若罔聞一般,直愣愣的往不遠處的城門而去,神情愈發(fā)驚惶。
他實在太清楚這些聲音,意味著什么了。
...
...
及至后知后覺的御馬監(jiān)提督魏忠賢在幾名錦衣衛(wèi)及鄆城知縣余子翼的簇擁下登臨低矮的城頭后,城外的一切頓時令眾人如墜冰窖,滿臉絕望。
放眼瞧去,本應(yīng)空曠無垠的城外此時正煙塵密布,喧囂聲震耳欲聾,數(shù)千名流民百姓或彼此攙扶,或一路狂奔,密密麻麻好似蟻群一般,于遠處的天際線上出現(xiàn)。
徐鴻儒率先落子了!
老太監(jiān)魏忠賢呼吸沉重,臉龐上僅存的一絲血色早已消失的無影無蹤,本就單薄的身軀搖搖欲墜,好似隨時都會傾倒。
鄆城,危險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dāng)木匠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柯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柯久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dāng)木匠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