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8章 會試開始,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柯久,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啟二年,二月初九。
任憑各種勢力在背地里暗流涌動,三年一屆的會試終是在無數讀書人翹首以盼的期待中,于京師貢院如期舉辦。
因為是天啟朝的第一次\"科舉\",兼之在\"會試\"之后便要緊接著舉辦武科的緣故,上至大明天子朱由校和朝野間的袞袞諸公,下至市井間的尋常百姓,皆是對這場會試給予了萬分的重視。
天色才剛剛大亮,隨著沉悶的宮鐘聲悠悠響起,百十名手持兵丁的五城兵馬司差役便于街道盡頭出現,并在上官的指揮下,背朝身后擁有了兩百余年歷史的貢院,一副嚴陣以待的模樣。
除了這些與往日\"狐假虎威\"模樣大相徑庭的五城兵馬司差役外,貢院附近還布滿了身著飛魚服的錦衣衛(wèi),其腰間系著的繡春刀很是搶眼,舉手投足之間便是散發(fā)著一股無形的威勢。
但不知是不是時辰尚早的緣故,執(zhí)掌錦衣衛(wèi)多年的指揮使駱思恭卻沒有在貢院外露面,反倒是一名瞧上去不過三十余歲的緹騎在發(fā)號施令。
街道上有\(zhòng)"懂行\(zhòng)"的百姓早已認出,此人便是在過去一年不斷被天子擢升,執(zhí)掌北鎮(zhèn)撫司的李若漣。
聽說,這位便是錦衣衛(wèi)未來的指揮使。
\"諸考生,嚴禁徇私舞弊,違者送有司衙門問罪,剝削功名。\"
抬頭瞧了瞧頭頂日益稀薄的晨霧,略微估算了一下時辰之后,錦衣衛(wèi)北鎮(zhèn)撫使李若漣便輕咳一聲,滿臉嚴肅的朝著貢院前,早已按照順序排好隊伍的\"舉人老爺們\"呼喝道,眼神冷凝堅毅。
\"諸位,切莫聰明反被聰明誤。\"
前些時日,宮中的王公公專門派人捎來了口音,聲稱天子對于這場\"會試\"看的極重,要他務必打起十二分警惕,不能出現半點差錯。
此話一出,本是漸漸安靜下來的人群便隨之喧囂起來,就連躲在遠處看熱鬧的百姓們也是一片嘩然。
這\"科舉\"作為自隋唐以來,朝廷選拔\"人才\"的重要途徑,為了防止考生徇私舞弊,歷朝歷代早已衍生出了對應的\"搜檢制度\",并在太祖朱元璋建國稱帝之后被徹底完善,形成定制。
按照慣例,每次考試開始之前,考生們都會經過嚴格的搜身,并在進入貢院之后,統一換上由朝廷準備的衣物,以防\"夾帶\"。
至于考生隨身攜帶的紙墨筆硯以及日常所需,也會經過嚴格的篩選,盡量杜絕考生作弊的可能。
不過盡管如此,每次\"科舉\"仍會出現心存僥幸的考生,其作弊的手段也是五花八門,層出不窮。
畢竟\"做官\"的誘惑力對于窮極一生都在讀書的士子而言,實在是太大了。
為了懲治這些徇私舞弊的考生,朝廷也是不斷加大懲治力度,并在嘉靖四十四年,一改之前不痛不癢的懲處,轉而規(guī)定凡是在科舉中舞弊的考生,一經發(fā)現,立即剝削此前擁有的功名,發(fā)配原籍為民。
靠著\"釜底抽薪\"的懲戒手段,朝廷本是有些猖獗的考場舞弊情況已是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但仍架不住有\(zhòng)"鬼迷心竅\"者想要鋌而走險。
按理來說,似這等\"考前動員\",通常都是要由本次科舉考試的\"主考官\"喊話,對考生進行\(zhòng)"搜身\"的差事也是由五城兵馬司的差役或者自外地臨時調遣進京進京的兵丁完成。
不過聽李若漣的這言外之意,此次\"會試\"搜身的差事,莫不是要由錦衣衛(wèi)負責?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柯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柯久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