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3章 風暴將至(上),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柯久,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十一月初五。
一場秋雨一場寒,京畿之地的寒意愈發(fā)明顯,本是人頭攢動的街道上也漸漸失去了往日的喧囂,曾經(jīng)因\"西南大捷\"而沸騰不已的京師逐漸變得如當下時節(jié)一般冷寂。
但盡管如此,不過辰時三刻,位于長安門附近的通政司署衙外便人滿為患,一名名穿著打扮好似管家模樣的漢子們正摩拳擦掌,默默等候著今日\"邸報\"的發(fā)行。
俗話說,紫禁城沒有不透風的墻,饒是當今天子繼位以來,先后多次整飭宮禁,但這兩日仍是有些風言風語自宮中流傳出來,其內(nèi)容更是令人如墜冰窖。
天子居然有意整頓商稅!
須知,國朝傳承兩百余年,如今大明的富紳豪商們早已不似太祖年間那般\"低三下四\",毫無權勢可言。
這些富可敵國的富紳豪商們享受了兩百余年的特權,豈會甘心將利益拱手讓出?
正因如此,今日聚集于通政司署衙外的人群中,除卻即將發(fā)往大明各府縣的提塘官之外,便是京師內(nèi)外,各家富紳豪商亦或者高門大戶的下人家丁。
或許其中還混雜著諸多來歷神秘莫測之人。
而造成此等現(xiàn)象的,除卻當下熱議的\"商稅\"有關,還與前些時日一則并未在京師引起太大反響的\"趣聞\"有關。
在上任衍圣公孔尚賢病逝之后,天子并沒有按照慣例,命其\"嗣子\"孔胤植代掌府事,而是對其不理不睬,導致孔胤植灰溜溜的返回了曲阜老家。
這二者之間究竟有沒有聯(lián)系,眾人誰也沒有確切的答案,但諸多有心人卻是從中嗅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味道。
自當今天子登基以來,先是整頓勛貴,而后改革\"宗藩條例\",現(xiàn)在又準備對商稅予以整頓。
誰敢保證天子日后不會將矛頭對準大明高門大戶真正賴以安身立命的田產(chǎn)?
畢竟無論是世襲罔替的勛貴,還是與國同休的宗室藩王,亦或者在曲阜猶如土皇帝一般的\"衍圣公\"家族,其名下都積累了大量土地,且不需要向朝廷繳納一絲一毫的賦稅。
從某種程度而言,此舉已然是在啃食大明的國本。
咣咣咣!
就在通政司署衙外的街道上愈發(fā)混亂,嘈雜的呼喝聲不斷的時候,刺耳的鳴鑼聲便于署衙中響起。
下一秒,署衙緊閉的大門緩緩開啟,從中走出了一位身著青袍,繡著白鶴補子的官員,身后領著十數(shù)名隨從差吏,臉上的表情頗為傲然。
許是對眼前混亂的狀況有些不滿,這為首的緋袍官員便是眉頭一皺,朝著身旁的屬下使了個眼神。
而這屬下也是心神領會,很快便招手從身后的署衙中喚出了數(shù)十名身著甲胄的兵丁,默不作聲的立于通政司署衙兩側。
見狀,人群中頓時嘩然一片,不少自詡見多識廣之人都面露凝重,忍不住交頭接耳了兩句。
五城兵馬司居然主動派遣了兵丁負責來維持秩序,看來今日是要有大事發(fā)生吶!
難道說近些時日自宮中傳出的\"流言蜚語\"并非空穴來風,而是確有其事?
想到這里,眾人便下意識的收回目光,轉而看向背負著雙手,立于\"通政司\"匾額下的青袍文官。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柯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柯久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