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1章 商稅(下),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柯久,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茲事體大,還請陛下三思而后行..\"沉默半晌,畢自嚴沉悶的聲音終是打破了暖閣內(nèi)的沉默,也令朱由校的心中一緊。
大明傳承兩百余年,土地兼并已然十分嚴重,如若再不大刀闊斧的加以改革,即便自己通過些許手段,在軍事上節(jié)節(jié)勝利,暫時消除外患,卻也不過是為茍延殘喘的大明續(xù)命罷了。
靠著蠶食大明根基的蛀蟲們一日不除,大明便是難以擺脫轟然倒塌的命運。
眼下他僅僅是想要整頓\"商稅\",尚未觸碰到最為敏感的\"田畝\",便已然令自己親手提拔的戶部尚書驚疑不定,似乎是不敢跨越雷池。
假以時日,自己若是想要對\"田畝\"動手,豈不是會招致舉朝上下的反對?
\"既然太倉庫空虛,諸位愛卿又不愿整頓商稅,難不成打算重拾萬歷年間的舊事,由宮中派遣內(nèi)官,收取礦稅?!\"
\"陛下!\"
幽靜的暖閣內(nèi),朱由校清冷的聲音宛如一道驚雷,使得在場的朝臣們心中均是咯噔一聲,旋即不約而同的跪倒在地,口中呼喝聲不斷。
\"陛下,此乃飲鴆止渴之法,萬萬不可吶!\"
許是怕朱由校在沖動之下\"意氣用事\",畢自嚴竟不由得膝行了兩步,將頭磕的邦邦響。
自萬歷二十四年開始,萬歷皇帝為了增加\"內(nèi)帑\"的歲收,便不顧滿朝文武的反對,無視了朝廷的法制,自宮中派遣內(nèi)官,前往全國各地開礦收稅,及至行將就木之時方才以\"遺詔\"的方式廢黜。
在這個過程中,這些美其名曰替天子\"收稅\"的內(nèi)官們利用手中的權(quán)利,大肆對地方上的官員和富紳豪商索賄,并且巧立名目,欺壓市井百姓,先后引發(fā)了多場騷亂。
當然,作為大明之主的萬歷皇帝或許也清楚這些內(nèi)官們在地方上胡作非為,但礙于\"國本之爭\",與朝野中官員們勢如水火的緣故,萬歷皇帝對各地彈劾這些內(nèi)閣的奏本們一次次選擇了無視,乃至于背上了\"貪財\"的罵名。
望著眼前面紅耳赤的朝臣們,一向好脾氣的朱由校并沒有像往常一樣選擇\"妥協(xié)\",將眾臣喚起,而是微微瞇起眼睛,修長的手指毫無節(jié)奏的敲擊著身前的桌案。
亂世當用重典。
如今遼鎮(zhèn)建奴氣候已成,西南土司們也暴露了其隱藏多年的野心,暗中更是有收納了無數(shù)信徒教眾的白蓮教在蠢蠢欲動,更別提遍布大明各地,好似火藥桶一般的流民百姓。
朱由校心中幾乎有十足的把握,在未來幾年的時間里,大明這頭日漸老矣的雄獅非但得不到半點喘息的機會,反而還會不斷征戰(zhàn),逐一撲殺敢于挑戰(zhàn)大明威勢的敵人。
為此,他必須要保證后方的穩(wěn)定以及準備足額的糧草軍餉,以免如原本歷史上一般,饑腸轆轆的官兵們\"臨陣倒戈\",轉(zhuǎn)而將矛頭對準了大明朝廷。
\"陛下,\"見案牘后的天子遲遲沉默不語,好似心意已決,新任戶部尚書畢自嚴臉上的驚疑之色漸漸退卻,轉(zhuǎn)而涌現(xiàn)了一抹堅定。
食君祿,當為君分憂。
前后不過一年的時間,他便由太仆寺卿一躍成為手握戶部權(quán)柄的侍郎高官,眼下更是被拜為戶部尚書。
如此洪恩,他焉有\(zhòng)"臨陣脫逃\"的道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柯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柯久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