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39章 君前議事,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柯久,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便是他明知劉一璟出身\"東林\",卻依舊令其位列次輔的原因所在,至少在大是大非面前,這位老成持重的次輔每每都能做到公平公正,操守比之未來那些只知曉爭權(quán)奪利,彼此攻訐的\"東林君子\"不知強上多少。
相比較之下,同為\"東林\"出身,但立場卻是頗為曖昧的東閣大學士韓爌便顯得有些圓滑了。
依著錦衣衛(wèi)傳回的消息,這位年紀不過五十出頭的閣臣,前不久才剛剛收受了來自于曲阜的\"碳敬\",毫不避諱與曲阜孔家扯上關(guān)系。
但與之相對應的,韓爌又三緘其口,始終沒有為曲阜孔家在朝野上說過半句話,深諳安身立命之道。
依著\"后世\"的話,這位政治嗅覺頗為敏感的閣老,便是典型的拿錢不辦事。
\"戶部事務繁忙,李部堂既然致仕,不知其繼任人選?\"半晌,朱由校壓住了心中凌亂的思緒,轉(zhuǎn)而朝著暖閣內(nèi)的諸多朝臣們詢問道。
朝廷法度,自有定論。
雖然在場的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戶部左侍郎畢自嚴無論是資歷亦或者履歷,都是接替李汝華的不二人選,而他也確實有意將畢自嚴擢升為戶部尚書。
但該有的流程和形式,必須要有。
\"回稟陛下,老臣舉薦左侍郎畢大人,\"不待三位閣臣做聲,年近八旬的吏部尚書周嘉謨便是在身旁小內(nèi)侍的攙扶下起身,神采奕奕的拱手道。
作為掌管官員升遷的吏部尚書,他算是在場諸位朝臣中,最為有發(fā)言權(quán)的幾人之一了。
\"臣附議..\"見有人帶頭,余下的朝臣們也不再保持沉默,兵部尚書王在晉,大理寺丞左光斗等人紛紛出身附和,就連作為朝中碩果僅存的\"東林骨干\",督查院左都御史張問達也在朱由校略有些詫異的眼神中點了點頭,主動釋放了善意。
暖閣另一側(cè),作為\"主人公\"的戶部左侍郎畢自嚴饒是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此時也不免呼吸急促,面紅耳赤,只覺一股身體里的鮮血仿佛都在燃燒一般。
\"準了。\"
\"吏部和畢卿家盡快擬定左右侍郎人選..\"沒有讓內(nèi)心忐忑的畢自嚴等待太久,朱由校猶如仙樂般的聲音便在其耳畔旁響起。
眾所周知,因為\"國本之爭\"的緣故,萬歷皇帝常年幽居于深宮中,導致政令推遲,大量官員出缺,得不到及時的補充,繼而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
當然,造成這種\"惡性循環(huán)\"的背后,實際也與朝中當權(quán)者的默許脫不開關(guān)系。
萬歷末年,朝中黨爭迭起,各黨派彼此攻訐,均是想要獨攬大權(quán),自是不愿意輕易令官員缺額的署衙得到補充,以免為敵對黨派增添實力。
話音剛落,吏部尚書周嘉謨以及即將走馬上任的戶部尚書畢自嚴便是依次躬身行禮:\"臣,遵旨!\"
...
...
畢自嚴,年少有才干,征授刑部主事。
<<明史>>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柯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柯久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