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36章 端倪初現(xiàn),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柯久,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自萬歷四十六年,他就任山東巡撫以來,便因為各地頻發(fā)的自然災(zāi)害而焦頭爛額,每個冬天都要接連上奏朝廷,額外求取錢糧,從而賑濟災(zāi)民。
但頗有些耐人尋味的是,作為山東政治核心的濟南府城,卻極少見到衣衫襤褸的流民百姓。
對此,趙彥此前并沒有將其放在心上,畢竟山東的災(zāi)禍雖是嚴重,但尚沒有達到令所有百姓均是不堪重負的程度,縱然偶爾有窮困潦倒的百姓流離失所,估摸著也會驚憂濟南府有重兵把守,不敢隨便流浪。
除此之外,距離濟南府兩三百里的\"圣人故里\"曲阜也是安靜祥和,接連多年他都不曾收到曲阜出現(xiàn)流民百姓的公文。
但與之截然相同的,卻是距離曲阜不遠,不斷來信\"哭窮\"的魯王府以及當?shù)毓俑?,均是聲稱兗州府出現(xiàn)了數(shù)量不菲的流民百姓,請求自己撥糧撥款,緩解當?shù)氐膲毫Α?
這其中,必有蹊蹺!
\"督撫大人,有人在弄虛作假..\"
就在山東巡撫趙彥目光愈發(fā)冷凝的時候,其心腹幕僚驚慌失措的聲音也在官廳中急切響起。
他們都不是蠢人,瞬間便從這些公文中嗅到了問題所在,甚至還感受到了一絲若有若無的陰謀氣息。
按理來說,曲阜可是\"圣人故里\",如若真的有流民百姓走投無路,十有八九也會選擇前往曲阜乞討,而不是前往在民間一向惡貫滿盈的藩王封地。
但接連數(shù)年,曲阜卻始終\"安然無恙\",幾乎沒有受到流民百姓的半點襲擾,這足以從側(cè)面說明一個問題。
要么,走投無路的流民百姓心懷\"敬畏\",即便是餓著肚子,也不愿襲擾圣人故里;要么是,這群流民百姓根本到不了曲阜,在半路上便被人驅(qū)散..
\"呵,衍圣公府..\"
饒是早就知曉這群圣人后裔毫無禮義廉恥,但山東巡撫趙彥此時也不免面色漲紅,眼中滿是憤怒。
放眼歷朝歷代,在饑餓面前,走投無路的流民百姓甚至敢無視世間的一切律法,只求填飽肚子,豈會因為一句所謂的\"圣人故里\"便停滯不前。
無需多問,定然是那些圣人后裔們以各種各樣的手段,阻礙流民百姓靠近。
至于當?shù)毓俑疄楹卧敢鈂"助紂為虐\",配合衍圣公府欺上瞞下也很簡單,因為曲阜縣令也是孔家人。
在數(shù)百年的傳承和經(jīng)營下,曲阜儼然淪為了\"法外之地\"。
\"本官這就上奏朝廷,請求天子徹查此事!\"
終究是代天巡狩的封疆大吏,趙彥雖是憎惡孔家人的所作所為,但并沒有被憤怒沖昏頭腦,以免擅作主張,打草驚蛇。
誰敢保證這濟南府,自己的巡撫署衙,就沒有孔家人的眼線?
\"督撫大人,除了曲阜之外,兗州還有一個地方頗為蹊蹺,同樣少有流民出現(xiàn)...\"
就在趙彥奮筆疾書,準備上奏朝廷的時候,其心腹幕僚的聲音便在官廳中有些遲疑的響起。
\"何地?!\"趙彥目光如電,冰冷的聲音中滿是肅殺,各式各樣的情緒在心中翻騰。
除了曲阜之外,這孔家人還將手伸向別處了?
\"鄆城。\"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柯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柯久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