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6章 鋌而走險,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柯久,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夜色降臨,大同城似一張巨幕落下,隱去了萬家燈火,但距離府城約莫十里外的軍營中,卻有幾抹鬼鬼祟祟的光亮驅散了黑夜。
自建國開始,大同鎮(zhèn)便享有\(zhòng)"大同士馬甲天下\"的美譽,巔峰時期駐軍多達十余萬,乃是扼守塞外草原的咽喉要道。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大同鎮(zhèn)也不可避免的出現(xiàn)了軍備廢弛,連年欠餉等情況,軍中貪墨的情況比之駐扎在京師西山腳下的\"京營\"有過之而無不及。
故此,本應在軍中嚴格執(zhí)行的\"規(guī)矩\"也名存實亡,偌大的軍營中除卻轅門附近,有幾名昏昏欲睡的崗哨在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閑話,再無人于營地中梭巡。
越過一頂頂星羅棋布的帳篷及營房,這幾道鬼鬼祟祟的身影徑自朝著位于中軍的營帳而去。
借著頭頂皎潔的月色可以隱約看清,這幾道于黑夜間涌現(xiàn)的\"不速之客\"赫然穿著破舊的鴛鴦戰(zhàn)袍,手中還緊握著腰刀,表情很是兇狠。
而在不遠處,立于明黃色日月軍旗之下的營帳,便是宣大總督崔景榮日常起居所在。
...
...
盡管夜色已深,但宣大總督崔景榮仍未就寢,而是披著一件長袍,立于營帳深處的桌案前,就著微弱的燈火,孜孜不倦的批閱著公文。
相比較前些年,如今大同鎮(zhèn)邊軍的情況更加不堪,本應在庫房中儲存的甲胄兵刃早已不翼而飛,取而代之的則是些銹跡斑斑的\"老古董\"。
更令崔景榮觸目驚心的是,軍中絕大部分士卒都淪為了赤裸裸的\"兵痞\",眼中只有趾高氣揚的將校,而無朝廷。
自己這位\"宣大總督\",對于軍中的士卒而言,并無太多約束力。
至于軍中沆瀣一氣的將校們就更加不將自己這位\"封疆大吏\"放在眼中,甚至連表面上的\"恭謹\"都不愿意偽裝,終日在軍中吃喝賭錢,將偌大的軍營禍害的烏煙瘴氣。
但令崔景榮稍有慰藉的便是,昔日曾受他舉薦,并于前兩年成為大同總兵的楊肇基并未\"隨波逐流\",而是竭盡所能的恪守己身,整飭行伍,使其麾下標營仍保持著不俗的戰(zhàn)斗力。
\"總督大人,難道我等就眼睜睜望著宣府的那群亂臣賊子攪風攪雨而無動于衷嗎?\"沉默少許,一道有些沙啞的聲音于營帳中悠悠響起。
聞聲,正在埋首于公文中的宣大總督崔景榮緩緩抬頭,眼神復雜的盯著眼前滿臉不忿,身材魁梧的軍將。
此人便是武舉出身,后在軍中歷練多年,便因功升至大同總兵的楊肇基,也是崔景榮能夠在大同立足的底氣。
\"勿慌,天子早有應對。\"迎著楊肇基殷切的眼神,崔景榮猶豫再三,終是吐露了些許\"真相\"。
早在兩天前,他便是收到了自京師而來的\"中旨\",故而對今日發(fā)生于宣府鎮(zhèn)的騷亂并不意外。
雖說他內心深處并不贊成天子的\"鋌而走險\",但依著眼下的局勢來看,卻也不得不感嘆天子的\"未卜先知\"。
張家口堡的晉商們果然\"鋌而走險\",開始利用在當地的影響力,攪風攪雨,試圖引起邊鎮(zhèn)騷亂。
若是他所料不差,張家口堡那些晉商們的目標還遠不止于此,怕是這由\"互市\(zhòng)"引起的騷亂,很快便將蔓延至城外的邊軍。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柯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柯久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