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9章 孰輕孰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柯久,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等局面下,已然是他解決地方邊鎮(zhèn)的最佳時機。
\"啟稟陛下,\"在暖閣內諸多朝臣的注視下,表情凝重的兵部尚書王在晉緩緩起身:\"宣大乃京師門戶,扼守塞外咽喉,決計不容有失。\"
如今遼鎮(zhèn)建奴已成氣候,倘若塞外蒙古趁虛而入,對于風雨飄搖的大明而言,將是滔天禍事。
涉及九邊重鎮(zhèn),即便沉穩(wěn)如王在晉,也難免有些遲疑。
聽得此話,朱由校面無表情的臉上涌現(xiàn)了一抹轉身即逝的贊許,但心中隨即便涌現(xiàn)了些許無力感。
大同及宣府積弊多年,軍中將校沆瀣一氣,其中宣府鎮(zhèn)的文武官員們怕是早被張家口堡的富紳豪商們用銀子喂透了,倘若朝廷真的\"大動干戈\",只要來自地方邊鎮(zhèn)的\"反彈\"便會愈發(fā)強烈。
如若想要扭轉此等局面,必須當以雷霆手段解決。
\"陛下,老臣有話說。\"就在朱由校低頭陷入沉思之際,一道略有些沙啞的呼喝聲將其思緒重新拉回到了現(xiàn)實之中。
抬眼望去,發(fā)現(xiàn)東閣大學士韓爌已然從顫顫巍巍的座位上起身。
\"閣老?\"朱由校的聲音低沉且堅定。
\"回稟陛下,邊鎮(zhèn)積弊多年早已尾大不掉,如今年關將至,且遼鎮(zhèn)建奴虎視眈眈,朝廷怕是不宜大動干戈。\"
\"老臣私心以為,朝廷既以崔景榮為宣大總督,或可從長計議,以免邊鎮(zhèn)生亂...\"
言罷,偌大的乾清宮暖閣內鴉雀無聲,首輔方從哲及兵部尚書王在晉的臉上均是露出了若有若思的神色。
韓爌的話語雖是隱晦,但沉淪官場多年的他們自是能夠明白其言外之意。
為了對付遼鎮(zhèn)的建奴,朝廷已是拿出了全部的\"家底\",實在沒有多余的兵力對付塞外蒙古。
如今遼鎮(zhèn)及宣大同時有敵情呈現(xiàn),倘若朝廷在這個當口上繼續(xù)\"整飭\"行伍,誰也不敢保證邊鎮(zhèn)局勢是否會進一步惡化。
韓爌韓閣老的話語雖是有些刺耳,但卻是最為符合當下局勢的中庸對策。
\"閣老言之有理。\"年輕天子輕輕頷首,但眼神卻愈發(fā)冰冷,他討厭這種左右為難的感覺。
時至如今,朱由校早已意識到,如今邊鎮(zhèn)暗流涌動的背后,已然不僅僅局限于張家口堡的諸多通敵晉商,而是大同及宣府鎮(zhèn)有恃無恐的文武官員們。
這些已然失去敬畏之心的\"亂臣賊子\"正在不斷試探著朝廷的底線。
\"傳令宣府及大同,密切注視塞外蒙古部落的動向,以防不靖。\"半晌,朱由校如驚雷般的聲音終是在暖閣內炸響,使得眾人心頭為之一震。
對此,兵部尚書王在晉心中雖是有千言萬語,但瞧著朱由校那張因為憤怒而有些扭曲的面龐之后,終是沉默不語。
相比較千里之外的遼鎮(zhèn),作為京師門戶的宣府及大同鎮(zhèn)才是重中之重。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柯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柯久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