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6章 番薯閣老(上),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柯久,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十一月初五。
天光才剛剛大亮,身著紅袍的司禮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王安便一路小跑,踩在濕漉漉的宮磚上,朝著宮門所在的方向跑去。
見狀,沿途路過的宮娥內侍趕忙誠惶誠恐的退至宮道兩側,但狐疑的眼神卻是不由自主的朝著老太監(jiān)漸行漸遠的背影望去。
王公公雖然為人和善,從不曾刁難他們這些下人,但其終究是司禮監(jiān)掌印,大明\"內相\",平日行事多以\"沉穩(wěn)\"的面目示人,似眼下這等急切的模樣,卻不知所謂何事。
小半柱香過后,在身后內侍氣喘吁吁的呼喝中,年過五旬的司禮監(jiān)掌印終是行至宮門附近,并無視了周遭畢恭畢敬的侍衛(wèi),迫不及待的朝著外間打量著。
\"公公,在那邊..\"少許,便有膽大的侍衛(wèi)上前一步,手指著宮門外另一側方向,小心翼翼的朝著面露急切之色的司禮監(jiān)掌印說道。
這皇宮大內終究不比京師的茶樓酒肆,可不是尋常百姓有膽量靠近的,故而此時皇城外的行人寥寥無幾,兼之老太監(jiān)臉上的急切表情幾乎不加掩飾,一瞧便是為了尋人而來。
基于以上種種原因,這侍衛(wèi)方才大膽上前搭話。
聞聲,心中焦急的司禮監(jiān)掌印便是下意識抬頭望去,果然在侍衛(wèi)手指的方向發(fā)現(xiàn)了一名身材消瘦,身著紅袍的官員。
頓時,老太監(jiān)滿是褶皺的臉上便是露出一抹喜色。
\"做的不錯。\"匆匆撂下一句話后,老太監(jiān)便在身后諸多內侍的簇擁下,步履匆匆的朝著不遠處正立于皇城腳下的紅袍官員而去。
...
...
\"敢問可是徐大人當面?\"
就在徐光啟于原地徘徊,腦海中不斷思考天子為何突然將自己于通州召回,并且還要單獨奏對的時候,便聽得耳畔旁響起了一道略顯沙啞的呼喝聲。
\"下官徐光啟。\"待到徐光啟意識到剛剛說話之人乃是眼前身著緋袍的老太監(jiān)之后,便趕忙躬身行禮。
他年少成名,不滿二十歲的時候便名聞鄉(xiāng)里,并考中秀才,但直到年過四旬,方才得以進士及第,可謂是飽嘗人間冷暖,自是不會在這些\"人情世故\"中出現(xiàn)紕漏。
\"徐大人折煞奴婢了..\"
見狀,身著緋袍的司禮監(jiān)掌印趕忙側身躲過,但臉上的笑容卻是真摯了許多。
他性格雖是淡然,為人和善,但對于骨子里便\"趾高氣揚\",瞧不起他們這些太監(jiān)的文官,同樣尊敬不來。
\"徐大人,可別讓陛下久等了,您且隨奴婢來..\"簡單寒暄了片刻,司禮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王安便在徐光啟受寵若驚的眼神中,親自從前方引路,引領著這位昨日晚間才剛剛抵京的文官,邁進了巍峨的皇城中。
...
無心欣賞沿途久違的景致,望著眼前司禮監(jiān)掌印的背影,近些天星夜兼程的徐光啟眼眸深處的疑惑之色更甚。
平心而論,他雖是\"翰林\"出身,勉強也可歸咎為\"東林黨\",但因為信奉天主教以及毫無官架子,終日與農戶百姓廝混在一起的緣故,于朝野間的人緣并不算好。
不僅如此,他雖然身上還兼著\"詹事府\"的差事,但與前不久剛剛龍馭賓天的先帝卻沒有半點\"師生情誼\",不然也不會在通州練兵的時候屢屢碰壁。
想到此事,徐光啟便是不由自主握緊了拳頭,臉上也隨之涌現(xiàn)了些許憤懣之色。
他好歹也是萬歷皇帝欽點的\"河南道御史\",奉圣諭練兵,但戶部及兵部卻一直以各種各樣的由頭,拖欠軍餉及器械,使其招募的數(shù)千兵勇,至今未能穿戴齊整。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柯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柯久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