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石立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十三 淮南草木盛 2,興亡云煙事,木石立方,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十月初八,秦玉率一萬五千兵馬離了梁都,一路不疾不徐,于十月二十一趕到淮陰?;茨细仨n珩出城相迎。
秦玉與韓珩乃是舊識,于四年前淮南之戰(zhàn)時相識,因此相見甚歡。韓珩擺酒設宴,為秦玉洗塵,又殺豬宰羊,犒賞大軍。秦玉命大軍在淮陰城外駐扎,休整一日,今日暫解酒禁,令眾將士開懷暢飲。
秦玉攜劉遜、徐恒、張羽、洪鐘與宴,席間與韓珩言及舊事,不勝感慨,酒闌興盡,秦玉方問起淮南情勢,韓珩自是坦言相告。
原來淮南四州之地,只有三千禁軍,三千廂軍駐守,出任淮南兵馬都監(jiān)的乃是虎賁軍罡風衛(wèi)昴營統(tǒng)制使孫霖。孫霖親率兩千禁軍,一千廂軍鎮(zhèn)守應州,孫霖麾下二位觀察使各率五百禁軍,五百廂軍駐守宿州、安州,淮陰卻只有一千廂軍駐守,由淮陰團練使郤止統(tǒng)領(lǐng),城中另有七、八百新近招募的廂軍正在操練。
自接到朝廷明發(fā)的討蜀檄文,韓珩便遣出許多哨探細作潛入楚地,探查楚國是否有出兵動向,隨后又接到政事堂行文,命他嚴加戒備,以防楚軍來犯。韓珩愈加不敢輕慢,與孫霖多次商討如何防備楚國,卻不想哨探細作回報,鄭國討蜀檄文早已傳遍楚地,楚軍卻毫無起兵之意。韓珩仍舊不敢稍懈,令細作再仔細探查,又與孫霖厲兵秣馬,嚴陣以待。
至于糧草,淮南自是不缺,此時剛剛收過麥子,倉廩豐足,足以供應大軍用度,不需秦玉擔心。
秦玉聽了,也不知何璠打的是何主意,只道:“楚軍若不來犯,自然相安無事,若膽敢發(fā)兵犯界,便再要他知道大鄭兵威?!?
次日大軍休整一日,十月二十三,秦玉命趙廣率尾營留在淮陰,助韓珩守城,自率一萬余兵馬趕赴應州。
到了應州,應州令沮固,罡風衛(wèi)昴營統(tǒng)制孫霖早在西城外迎候。秦玉與二人相見,寒暄幾句,便率兩千親軍入了應州,卻命大軍駐扎在城外。
在州衙之中坐定,沮固與孫霖向秦玉稟報應州情勢。原來應州乃是淮南前出之地,向東不過五十余里便是楚境,又因兵少,孫霖不敢分兵構(gòu)筑防線,只命全部三千兵馬屯于城內(nèi)固守。城內(nèi)外百姓共有八千余戶,卻是鄭、楚兩國之民混雜。
近二十年應州只經(jīng)一次戰(zhàn)事,縱是戰(zhàn)事之時,鄭、楚兩國也皆將應州視作自家之地,不肯肆虐,是以應州百姓日子也還過得。自四年前沮固上任以來,便將應州轄內(nèi)百姓,不分鄭人、楚人,盡皆登記造冊,皆視為鄭國人。百姓感沮固恩德,便也皆以鄭國人自居了。
秦玉又問起楚國軍馬動向,孫霖也說楚軍并無集結(jié)出兵之舉。秦玉釋然,原本以為一場大戰(zhàn)在所難免,然現(xiàn)下看來,卻又似乎無仗可打了。他心下一陣輕松,然不知為何,卻又有些許空落。
沮固將州衙后宅正房騰了出來,做秦玉日常居所,秦玉也不推辭,便住了東屋,劉遜與徐恒二人便住了西屋。是夜,秦玉喚劉遜、徐恒一同商議對策。
秦玉道:“二位以為何璠究是何意,莫非他當真不來攻我么?”
劉遜于兵事上之事素來不多開口,因此秦玉只看著徐恒。徐恒道:“他不來犯我豈不是好事,璧城何苦多慮?”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興亡云煙事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木石立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石立方并收藏興亡云煙事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