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石立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章 初雪迎歸雁 (4),興亡云煙事,木石立方,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qǐng)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cuò)亂。
秦玉道:“退之說得極是透徹,正是如此。是以慕容不離便想困住我灤州,待時(shí)機(jī)到時(shí),兵不血刃拿下灤州?!?
劉遜道:“不錯(cuò),但慕容不離不知我灤州存糧多少,不知我能支撐到哪一天,他便想出這條毒計(jì)?!?
秦玉拍案道:“原來如此,他便將營(yíng)州百姓趕到我灤州來吃我糧食,欲使我灤州早日斷糧?!?
劉遜道:“正是。非但營(yíng)州百姓,平州百姓也必到我灤州。而逃難到我灤州的百姓中無一男丁,又要吃我糧食,又不能助我守城,慕容不離當(dāng)真好算計(jì)?!?
王煥道:“我等切不可中了燕人奸計(jì),再有百姓到來,只不開城門便了。百姓自然散去,方可保灤州無虞,百姓也未必便餓死?!?
劉遜搖頭道:“豈可如此。慕容不離此計(jì)非陰謀,實(shí)陽謀耳。灤州乃大鄭國(guó)土,這些百姓乃大鄭子民,我豈可因守城而不顧子民死活?”
秦玉道:“灤州乃河北咽喉,灤州若失,則河北盡在燕人兵鋒之下。到那時(shí),受苦受難的百姓更不知有多少。以這千百百姓性命,換河北百姓不遭兵戈涂炭之苦,其間利害得失,還望退之細(xì)細(xì)思量?!?
劉遜冷冷道:“放百姓入城,最多失一灤州,拒百姓入城,失卻的卻是天下人心。此間得失,璧城還需思量?!?
秦玉啞口無言。
王煥道:“退之之意已決,便依退之。只是灤州存糧,尚可支撐全城一月有余。目下卻已有百姓人家斷炊,我等亦不可坐視,若入城難民過多,又要管他不致餓死,糧米如何夠吃,退之可有良策?”
劉遜道:“我亦無良策,慕容不離此計(jì)無法可破。只是劉遜既身為灤州父母官,這些百姓雖非灤州人氏,然入了我灤州,便是我之子民,天下豈有使子女餓死之父母?劉遜斷不能使一人餓死在灤州。”
王煥與秦玉面面相覷,王煥道:“退之是文官,自然不能不顧百姓死活,然我等武將卻須得保灤州不失。若是糧盡,灤州如何守得?”
劉遜道:“糧盡還有牛馬、牲畜,還有樹木、皮革,至不濟(jì)還有前朝張睢陽故事。劉遜雖是文官,死守灤州之心與諸公一般。我與全城百姓,不過與灤州共存亡耳?!?
張羽“唰”地站起道:“我是武將,并不懂退之這番心思,若論我本意,原不欲盡收百姓入城,然退之死守灤州之心我卻明白。百姓之事本是民政,原該退之決斷,張羽生死隨之便是了?!?
秦玉以目視王煥,王煥噤口不語。劉遜看看張羽,也未說話。
秦玉道:“既是如此,便都依退之就是。王及仁與秦玉至灤州原也抱著必死之心而來。退之大仁,鶴霄大義,及仁與秦玉這兩條性命又有何足惜,便追隨二位仁兄拋灑在這里,也不枉了相交一場(chǎng)?!?
王煥也道:“王煥不善言辭,璧城之意正是我之意。王煥身受國(guó)恩,受命而來,也只一個(gè)念頭,誓與灤州共存亡而已。我灤州數(shù)千將士,數(shù)萬百姓,上下一心,共守疆土,便死,亦無憾矣。”
劉遜看著二人,深深施了一禮。
秦玉道:“大事既決,再無須多慮,我等且坐。秦玉有一謀,請(qǐng)諸位決之?!?
眾人坐下,秦玉接道:“燕人施此毒計(jì)欲亂我灤州,我豈能教燕人好過?這幾日未交兵,我軍已恢復(fù)元?dú)猓嘬娨脖赜行傅≈?。況且今日城中接入諸多難民百姓,燕人必以我事多煩亂,不能他顧,他必然無備。我何不今夜遣軍出城,襲取燕軍營(yíng)寨,雖不能一戰(zhàn)勝之,也可挫其銳氣,亂其軍心,教他不敢小覷了灤州?!?
張羽拍案道:“此計(jì)大妙。憋了這幾日,若不出城廝殺,豈不教燕人過起安穩(wěn)日子來?及仁為主將不可輕出,自是我張羽出城了?!?
本章未完,點(diǎn)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興亡云煙事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木石立方的小說進(jìn)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石立方并收藏興亡云煙事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