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石立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章 霧月迷津渡 (3),興亡云煙事,木石立方,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連幾日陳封都不得清閑,拜訪趙具府邸,為楊顯餞行,又是親朋故舊為他接風(fēng)慶功,又是昔日僚屬與他歡聚暢飲,足忙了十余日才歇下來。軍營中事也不甚管,都是陳肅打理。鄭國禁軍每年春招募新兵,統(tǒng)交熊飛軍操練,三月后才分撥各衛(wèi)各營。經(jīng)淮南一役,龍驤軍左驍衛(wèi)傷亡將士七千余人,傷愈歸營的有兩千余人,是以需補充五千余新兵。這幾日陳肅與秦玉也是忙的不可開交,新兵要再甄選,再補入各營,老兵休整之時,新兵仍要操練,騎兵又不可在新兵中補,只在其他營中選通騎射者補入,也仍要勤加練習(xí)。朝廷撥給錢糧,也需他二人一一分派;陣亡將士的撫恤,又要一一核對籍貫,為防地方官員中飽私囊,又要遣人一一送到各州縣其家人手中。各種事繁瑣雜亂,卻又必須他二人親力親為,任何一點小疏漏都可能影響全軍士氣。陳肅是做老了這些事的,也還有條不紊,秦玉卻是第一次,每日焦頭爛額,不勝其煩,卻也無可奈何。
時交六月,天氣已炎熱難耐,陳肅、秦玉二人終于稍稍清閑了些。這日酉時,二人如約來到陳封宅子。這是三人回都后首次相聚,自是暢飲不休。待夜闌之后,眼花耳熱之時,祝氏、使女、家人都已遣退,陳封離席站起,踱步至這花廳門口,院內(nèi)燈火俱滅,闃無人聲。 夜闌人靜,暑意稍減,只見空中新月一彎,卻又隱入云中。陳封輕輕掩上門,又回到桌旁坐下。陳肅、秦玉知他有事要說,便也放下杯箸。
陳封壓低聲音道:“那日覲見之后,我每日思索當今那番話,只是不得要領(lǐng)。那日晚間我又拜會趙練才,趙都司言道,當今年老倦政,如今又壓我官位,不知是何用意,太子英明睿智,只是不得秉政,若太子秉政,我方得大展拳腳。又言朝中百官多愿太子秉政,只是當今每以太子年輕,不得歷練為由推脫,卻每日只教太子讀書,勿理政事,如何得以歷練。這幾日我每每思之卻不得其意,今日說與二位兄弟,盼二位兄弟解我心頭憂疑?!?
陳肅舉起酒杯,輕呷一口,卻不說話。秦玉微微哂道:“兄長哪里是不解當今與趙都司話中之意,只是不知該如何抉擇罷了?!?
陳封一驚,直直看著秦玉道:“兄弟此話何意?我委實不解?!?
秦玉低聲道:“當今與趙都司話中之意再明白不過,這二人知兄長你武人出身,若是說不明白,怕你難解其中之意?!?
陳封道:“璧城說的不錯,為兄我十余年與兵革為伍,如何解得朝中文官的心思,若是胡亂猜疑,又恐惹出事來,兄弟你正可為我解惑?!?
秦玉道:“趙都司之意自是要兄長輔佐太子,如今太子身邊已聚起許多重臣,輔佐太子,便是要與這些人為伍了。至于當今壓兄長官位一事,只怕有幾層深意在其中?!?
陳封道:“哦?當今有何深意?”
秦玉道:“其一便如當今所言,恐兄長你少年高位,惹人猜忌,資歷不深,威望不足;其二,當今重兄長乃是因兄長長于帶兵,若兄長升任指揮使,便不能再帶兵,于當今便沒有那般大用處了;其三,當今壓兄長官位,便是要太子身邊的人不疑兄長,兄長便可多為當今探聽消息了?!保?
陳封道:“我本是鄭國臣子,圣上要我做事,我豈能抗旨不遵,又為何生出這許多事來?”
秦玉冷笑道:“兄長,如今朝堂之上,有多少二心之臣,當今若不籠絡(luò)你,又如何能信你?”
陳封仍有些猶疑:“當今使出這許多手段來,莫非只為籠絡(luò)我?”
秦玉道:“當今表面壓你官位,暗地里卻賜你良田千畝,這不是籠絡(luò)又是何事?當今之意便是要兄長你不要輔佐太子,只有輔佐當今圣上方可功成名就。”
陳封道:“當今與太子難道不睦么?”
秦玉道:“自古以來,皇帝與太子表面父子君臣,實則爭權(quán)奪利,何況所爭之權(quán)乃天下至尊之權(quán)。”他的聲音壓得極低,陳封卻聽得不啻一聲驚雷。
陳封何嘗不明白此中道理,只是往日不敢細思,今日聽得秦玉親口說出,與往日所思詳加印證,心中如何不震驚。
陳肅道:“璧城所言乃是至理,只是我兄弟平日忙于兵事,于政事上不大理會,今日璧城何不剖析一番以佐酒?!?
陳封道:“不錯,璧城文學(xué)之士,于政事上見得通透,今日酒后醉話,明日便盡拋腦后了。來來來?!闭f罷舉杯,三人共飲了一杯。
秦玉道:“今日所言之事若傳了出去,立時便是滅族之禍,我與二位兄長相處時日雖短,二位待我卻情同骨肉,我便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闭f罷又飲一杯,陳封、陳肅也陪了一杯。
秦玉壓低聲音,緩緩說道:“當今登基已三十三年,初時振作有為,勵精圖治。與民休養(yǎng)生息,減免賦稅,兵事上變革軍制,改府兵為禁軍募兵,廂軍府兵。初時置禁軍二十萬,直至目下禁軍已達四十萬之眾。嚴明軍紀,勤練戰(zhàn)陣,以致禁軍初成之時天下望風(fēng)披靡,我大鄭遂成天下第一強國。楚國結(jié)盟、越國稱臣、西蜀遠遁,只北燕與北代勾結(jié)抗我天兵,方可得免。眼見我大鄭只待時機成熟便可略地滅國,一統(tǒng)山河,然十二年前,當今率軍與燕代聯(lián)軍戰(zhàn)于太原,在亂軍之中被流矢射中大腿,只得撤軍。不想這箭傷久治不愈,朝政便耽擱了。皆因彼時,朝政大事政事堂還需稟奏當今方可用印施行。當今病體沉疴之時,如何能及時處置政事,這便使得政事、軍事一拖再拖,國勢便每況愈下。燕國、楚國乘勢崛起,以致今日,楚國已可與我大鄭并駕齊驅(qū),燕國國力雖不如我,兵馬戰(zhàn)力卻勝于我國?!?
陳封道:“不錯,近五年,我大鄭已數(shù)敗于北燕,欲求一勝而難得。三年前,我率軍被圍,并未獲勝,只率眾突出重圍,使兵士性命得以保全而已,便因功升為都統(tǒng)制使。若是十五年前,這些許微勞只能免罪罷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興亡云煙事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木石立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石立方并收藏興亡云煙事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