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艱難又無限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6章 欠餉,學霸穿越大明帶木匠皇帝大殺四方,生活艱難又無限好,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遼東屯糧自給率持續(xù)下降,朝廷只能以“民運”“開中”等方式向遼東輸入糧食。
然而關內至遼東路途遙遠且交通不便,運送糧食損耗較大,且民運之地的糧食產量有限,遼東糧餉缺口只增不減。
于是隆慶年間,遼東督撫梁夢龍等地方官員以開墾荒地、減免賦稅的方式增加了糧食收入,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田少米貴、軍民逃亡等問題。
萬歷初期,巡撫張學顏、總兵李成梁等遼東軍政要員陸續(xù)嶄露頭角,糧餉不濟、士馬不足、將懦兵弱等弊政也都有逐漸得以改善。
萬歷二十年之前,遼東的農業(yè)生產逐漸恢復,大大減少了對外地運糧的需求。
只是遼東雖然有所恢復,但發(fā)展能力依舊有限。
遼東甜水站至鴨綠江一帶山谷地曠土沃,為避役軍民聚集之所,農業(yè)生產規(guī)模得以迅速擴大。
然而,山海關以東至錦義一帶“逼近虜穴”,田畝荒蕪。
即便無種,僅有半數(shù)土地可供開墾,余者“崗嶺包薄”不宜耕作,且旱澇災害頻發(fā)。
遼陽以北的蒲河、開原、鐵嶺一帶,軍事沖突不斷,軍民皆不敢種。
遼東僅金、復、海、蓋四衛(wèi)之地,利用無遺。
面對境內大量熟田被拋荒的境況,遼東都司一方面加大對現(xiàn)有兵卒的盤剝,一方面依靠中央補給恢復生產能力。
即便如此,遼東河西一帶災害頻發(fā),本地糧餉短缺,邊軍饑困等現(xiàn)象仍比較突出。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未有突發(fā)事件,遼東依靠朝廷賑濟資源僅能支撐各項事務的基本運轉。
然而隨著萬歷二十年,壬辰戰(zhàn)爭的爆發(fā),遼東地區(qū)與朝鮮物資交換規(guī)模急劇增長,邊境自由交易向官營市場轉化。
這一情況加劇了遼東政治的黑暗與官僚腐敗的加深。
萬歷后期,由于武官豪族兼并土地、繁重的賦稅與差役、頻發(fā)的自然災害等因素使遼東軍民生活境況進一步惡化。
遼東自然災害頻發(fā),撫賞、邊備費用日增,糧料物資短缺,使軍民常生活在破產邊緣,逃民逃軍與日俱增。
而此時女真貴族不斷吸納逃亡的漢族人口,并與蒙古等部結為聯(lián)盟,滿族共同體逐漸形成并趁勢壯大。
女真在對朝鮮貿易中主動權日益提升,遼東地區(qū)大明與朝鮮貿易也逐步被女真掌控。
這就為女真人滲透大明官員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同時由于大明朝廷經濟持續(xù)惡化,導致遼東士兵的軍餉無法及時發(fā)放。
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九月,兵科給事中趙興邦上奏:九邊糧餉缺口巨大,薊密、永昌缺八十萬;遼東缺四十萬;狹西三邊缺七十七萬;宣大、山西缺九十一萬。
同年十月,宣府巡撫汪道亨上奏稱:該地缺糧已達四五月之久,導致軍士們被迫賣弓箭衣服或質押妻兒以維持生計,募兵大量逃散。同時,奸人勾引逃亡到建虜所在地,加上地震連旬、訛言繁興,土著之民欲移家關內,還有人密謀悖逆,形勢危急。又有薊鎮(zhèn)傳報夷婦滿旦因挾賞未遂糾合諸虜謀犯薊門。
同月,萬歷皇帝決定從以故孝定皇太后積儲中拿出三十萬兩銀,令戶部和兵部商議借八十萬兩,迅速送往宣鎮(zhèn),以體現(xiàn)皇帝的憫恤。并要求閣臣將解決軍餉問題的經久長遠之計傳達給兩部商議執(zhí)行,不得借口請撥軍餉誤邊事。
由此可見,對于邊地缺餉導致的投敵問題其實存在以久。
而大明君臣對此也并非一無所知。
撫順之戰(zhàn)后,撫臣李維翰和督臣汪可受都是在第一時間,請求撥發(fā)軍餉。
其奏報中稱:狡猾的敵虜設計攻陷邊城,要求地方官相機處置防剿事宜,緊急給發(fā)軍餉,對于調發(fā)應援之事讓兵部商議上奏。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學霸穿越大明帶木匠皇帝大殺四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生活艱難又無限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生活艱難又無限好并收藏學霸穿越大明帶木匠皇帝大殺四方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