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椰拿鐵yyds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3章 白帽著王姚廣孝,朱棣莫名的寒意,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選擇登基!,生椰拿鐵yyds,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北平,慶壽寺。
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檀香味道,古樸洪厚的鐘聲回蕩在裊裊青煙、紅墻青瓦之間。
寺中最為矚目的,乃是建立在最高處,兩座東西比肩排列的八角密檐磚塔,一座為九層海云塔,另一座為七層可庵塔。
此刻。
雙塔之下的廣場極為空曠。
甚至連一個灑掃的和尚、沙彌也沒有。
只有兩道身影在廣場邊緣的欄桿旁邊,憑欄遠(yuǎn)眺。
其中一人身上穿著一件黑色袈裟,脖子上戴著佛珠,手上還掛著一串佛珠,儼然是一副僧人打扮。
只是這僧人眼眶呈三角狀,雖垂著眸子,依舊給人一種兇戾之意,仿佛一頭隨時會擇人而噬的猛虎。
站在僧人身側(cè),目光精亮的錦袍中年男子緩緩開口:
“自從我大哥去了之后,父皇已經(jīng)開始頻頻帶著朱允炆出入奉天殿、謹(jǐn)身殿學(xué)習(xí)國政,連早朝都許朱允炆跟隨在奉天殿儀鑾上站著,從前只有大哥有資格站在那里?!?
“看來……道衍師父的話要落空了?!?
正是常年鎮(zhèn)守邊塞,就藩北平的燕王,朱棣。
而他身邊被稱為“道衍師父”的僧人,正是歷史上著名的“黑衣宰相”姚廣孝。
此時為北平府慶壽寺的住持。
雖出身皇族。
但朱元璋對皇子們的教育頗為嚴(yán)苛。
所以朱棣和其他年長皇子一樣,從小不僅要讀書習(xí)字,還要接受嚴(yán)酷的訓(xùn)練,十四五歲便已經(jīng)可以跟隨徐達(dá)等大將上陣殺敵,洪武十三年就藩北平,拱衛(wèi)大明。
他守著燕北之地,抵御被驅(qū)逐北上的殘元帝國反撲,參與指揮大大小小戰(zhàn)役無數(shù)。
光是站在這里。
就隱隱散發(fā)出殺伐氣勢。
只不過,此時提起朱允炆的事情,朱棣雖然在故作輕松,但他語氣之中隱隱的落寞之意,終究無法完全被遮掩下來。
身為皇族。
同為洪武大帝朱元璋的血脈,若說朱棣對奉天殿上的那張龍椅完全沒有興趣,那肯定是騙人的。
否則,身邊這見他第一面,便對他“說要送他一頂白帽子,給他這個王爺戴上”的道衍和尚……
怎么還可能待在他身邊?
白帽著王,王上加白。
即為皇!
朱棣承認(rèn)。
聽到這句話的時候,他的心臟驟然跳動了一下。
只不過,大哥朱標(biāo)為人謙和,既得父皇獨一份的寵愛,又得朝臣擁躉、百姓民心,被父皇一手培養(yǎng)起來,能力出眾。
而在他們小的時候,父皇不是忙于打仗就是忙于國政,他們這些弟弟妹妹或多或少都承蒙大哥朱標(biāo)的照顧,朱標(biāo)與他們更有一份亦父亦兄的情分在。
大哥朱標(biāo)繼承大明江山。
朱棣是絕對心服口服的。
所以他心動,但是無論是想法還是行動上,都沒有過那個意思——然,他還是把這個大逆不道的道衍和尚帶在了身邊。
他告訴自己。
那個位置是大哥的,誰也沒資格搶。
但,他還是把這個念叨著“白帽著王”的和尚帶在身邊。
而自從朱標(biāo)薨逝的消息傳出。
朱棣就明白過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選擇登基!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生椰拿鐵yyds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生椰拿鐵yyds并收藏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選擇登基!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