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銀八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章 不得拜的街坊,80年代:后媽把我換了200塊,碎銀八兩,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柏小松把水缸洗刷干凈,拿起扁擔和桶,去挑水了。
蘇明月把公雞放進雞籠里,其他東西拿進屋里??戳丝幢?,時間還來得及,家里的鹽、醬油、醋快用完了,要去供銷社再買些。
“小青,你看著家,我出去一趟。”
“好。”小青邊喂小雞邊答應(yīng)。
蘇明月騎車去供銷社,買了鹽、醬油、醋,豬蹄,蘇明月拎著東西往外走,供銷社門前正在卸貨,一時間,擁擠不堪。
一個女人的聲音:“張師傅,這棕櫚油上一桶還沒有賣完呢,就別再卸這桶油了吧!”
“這可不是我說了算的,國家統(tǒng)購統(tǒng)銷的,計劃單上有什么,我就得卸什么?!?
女人沒有辦法,只好往里面抬。
“棕櫚油?”蘇明月聽到后,她的腦子靈光一閃。
蘇明月上一世和朋友合伙開了一家日化用品公司,涵蓋衣物清潔護理、個人清潔護理、及家具清潔護理,占市場份額20%,其中洗衣液、洗手液、潔廁劑、地板清潔劑,銷量最好。
棕櫚油她太熟悉了,清潔用品的重要原材料,原想著這個時期這種原材料不好買,等明年再計劃這個產(chǎn)業(yè),沒想到“棕櫚油”這個熱帶的植物油,竟然出現(xiàn)在供銷社里,這么容易就能買到。
其實,棕櫚油在東南亞國家是一種日常食用油,就像我們的大豆油和花生油一樣,只是因為當時生產(chǎn)技術(shù)有限,它有一股腥味,我國民眾歷來沒有吃棕櫚油的習慣,導(dǎo)致認可度不高,又因為有腥味,就更無人問津了。
國家當時與東南亞多國建交,進口了大量棕櫚油,在國家統(tǒng)購統(tǒng)銷的政策下,供銷社就出現(xiàn)了這種熱帶特產(chǎn)油。
雖然買的人少,但它價格低廉,又不要票,還是會有一些人選擇購買,只是在物資匱乏的年代,不像其他東西那么暢銷罷了。
蘇明月真要感謝國家的統(tǒng)購統(tǒng)銷政策。
蘇明月扭頭又進了供銷社,問售貨員:“同志,棕櫚油怎么賣?”
售貨員說:“一毛二一斤,不要票。不過……”
蘇明月經(jīng)常來買東西,衣著光鮮,出手大方,而且總買一些不好賣的豬蹄,豬棒骨,排骨,售貨員認識她。
售貨員好心規(guī)勸,低聲說:“不好吃,還有股腥味?!?
蘇明月不是買來吃的,她感謝售貨員的好意,笑了笑說:“沒事,我買了。這有多少?”
“50斤?!?
“我都要了。”蘇明月豪氣的說。
售貨員高興的要哭了,最不好賣的油一下子全部賣出去了。
“同志,油六塊錢,桶要兩塊押金,還桶就可以退錢。”售貨員笑瞇瞇的說。
蘇明月付了錢,售貨員自告奮勇的和她一起把棕櫚油抬出來,放進自行車的竹簍里,其他東西放在另一個竹簍里。
蘇明月帶著沉甸甸的棕櫚油,心中充滿了希望。
這個時期,肥皂一般用豬油做油基,可現(xiàn)階段豬油又貴又不好買,這也是蘇明月為什么一開始,沒有選擇做肥皂的原因。
后世經(jīng)過技術(shù)改造和發(fā)展,才普遍用棕櫚油做油基,但是,蘇明月手里掌握著一個絕密配方,就是在當時也是世界最頂級的技術(shù),這也是她的公司能那么成功的秘密所在。
這個天價配方利用油堿的臨界點,加入特殊的催化劑,使水、油、堿產(chǎn)生化學(xué)反應(yīng),能以很少的油脂和水、堿混合,做出質(zhì)量上乘,去污力強的清潔劑,這就是人們說常說的低成本高回報率。
當時她和合伙人掏空家底,斥巨資獨家買斷這項,足以媲美諾貝爾獎的科技研究成果,貸款組建了日用化工公司,不到一年時間,就從行業(yè)中脫穎而出,打敗了多年占據(jù)市場的老牌企業(yè),要不是她猝死穿越過來,公司成績還要刷新。
她邊做飯邊盤算著心中大事。山上的天麻已經(jīng)不多了,這段時間都是三、四天才能找到一塊天麻地,就是還有,也得進深山老林里找了,那樣的話,當天就回不來了。
蘇明月一個姑娘,單槍匹馬去不了,不安全,也沒有必要犯險。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80年代:后媽把我換了200塊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碎銀八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碎銀八兩并收藏80年代:后媽把我換了200塊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