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武飛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6章 幾處逃遁,絕境皇權:替死皇帝的逆襲之旅,墨武飛揚,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距離燕京40里許,早已遠遁的武震天帶著剩余的7000多名神武軍,正在趕往長林關的路上。
其實武震天也有些許后悔,他忠于了大燕一輩子,本想從一而終。卻臨了被自己的恩人奸相秦晦安排了一道兒,落了個開城引敵的惡名。而且漢軍號稱百戰(zhàn)精銳的十萬騎兵竟然在入城之后,被死死抵抗住,根本沒有拿下燕京全城,還讓小皇帝蕭胤鎮(zhèn)用剛剛收編的蕭鄙軍擊破了漢軍后路大營,丟光了所有備馬和補給,導致漢軍大敗出逃。
而自己雖然受過秦晦的恩惠,而暗中擔任奸相的暗子,幫他監(jiān)視軍隊和暗中做事。但是武震天卻從來沒有想過要背叛大燕,甚至是引來外敵,所以當初接到奸相秦晦的密令的時候,其實他是拒絕的。也正是因為這個耿直的性格,所以年輕的時候,處處受到排擠和打壓,雖然屢立戰(zhàn)功,但是不得升遷。
可是這個時代講究知恩圖報,而武震天本就受了秦晦之恩,全家得保,而自己雖然在大燕軍中也再沒什么升遷,但是也就此安定下來,過了幾十年的舒服日子。只是沒想到自己老了老,還要再來這一出。太上皇帝蕭金虹昏庸無能,才讓自己明珠蒙塵,明明自己戰(zhàn)功卓著,可是在帝都禁衛(wèi)統(tǒng)帥里排最末,明明自己訓練的士兵單兵戰(zhàn)力最強,卻是人數(shù)最少的禁軍,這里面要是沒點貓膩,誰也不信。
說實話,武震天心里有恨。恨自己為家世所累,不能憤而投敵。更恨自己投了奸相秦晦,致使自己一生名節(jié)毀于一旦。是非功過,又有何人能說清那?自己本就是一個純正的軍人,只是被世道打磨的圓潤沉默,誰能想到武震天年輕的時候飛揚激烈,動不動就親身殺敵的邊境統(tǒng)帥,反而成了常常不言不語,看似木訥的禁軍守軍那。
幾十年的沉淪,恐怕早就抹平了自己內(nèi)心的熱血。其實當時在宴會上的兩行熱淚是在哭自己能變成這副模樣。
不過,等看到作為一個質(zhì)子的菁兒浴血奮戰(zhàn)那番模樣的時候,在他內(nèi)心最深處那一絲血性還是被重新點燃了,所以才不顧奸相秦晦的密令,始終按著神武軍不讓跟漢軍一起攻城。當然,也有擁兵自重和考慮到神武軍的軍心的問題,但是真正最關鍵的是他想給菁兒一個機會,給自己多年的老兄弟一個機會,甚至是蕭胤鎮(zhèn)一個機會。
正當考慮的時候,一個軍中校尉突然上前回報。
“武將軍,軍中有些軍官不滿將軍反叛小皇帝,投奔太上皇帝,還煽動其他士卒嘩變……”
武震天聞言,也不耽擱,快步跟著這個校尉去了事發(fā)處。
原來,鬧事的都是幾個家世都在燕京的軍官,忍不了拋妻棄子的跟著武震天轉戰(zhàn)長林關。雖然武震天聲稱是奉了“太上皇的朝廷”的命令,才開門引來漢軍,但是顯然很多神武軍的士卒是根本不買賬的。
武震天按劍看著這些自己手底下的士兵們,心中不由一嘆,“兄弟們……武某無能,連累大家拋家舍業(yè),奔離燕京……此間局勢,不必多說。此去長林關不見得是個好去處,若要回燕京,武某人也不留他。只望兄弟們一路順風順水……武某受秦相恩重,不得不報……如要回燕京的兄弟們,就此分別吧!武某絕不為難,只盼兄弟們謹守本心做好自己認為是對的事情?!?
言罷,武震天雙手抱拳,高高舉過頭頂,深深的直拜下來。
本來叫囂著要回燕京的軍官們也紛紛停下,只是有些感慨的看著武震天。跟了這個武將軍幾十年,自然知道將軍也是個苦命人,年輕時被打壓不得擢升,才來得禁軍當個末位的統(tǒng)帥,但是偏偏有才能的人在哪里也是遮掩不住的,還是把神武軍訓練成禁軍里一等一的能戰(zhàn)之軍,可以說神武軍單兵勇武是禁軍四衛(wèi)排名第一,這武震天的功績絕對是排名第一。
軍官和士卒們紛紛相顧,一時間場面寂靜下來,只是再也沒有之前的喧囂了。
最終,有4000多名家世子女都在燕京的神武軍士卒選擇回到燕京,剩下的2000多名神武軍準備跟武震天一起去長林關投奔太上皇帝蕭金虹。當然也有幾百不到的神武軍士卒選擇卸甲歸田,就當一個普通的百姓而已,不再打打殺殺。
~~~~~~~~~~~~~~
霍去疾率領一萬不到的騎兵在大燕境內(nèi)飛速疾馳,甚至連休整補給都不在一處停留超過半日,接連的作戰(zhàn)和戰(zhàn)事失利不能在他剛毅的面龐下絲毫愁苦,只有堅毅和決然在他的臉上浮現(xiàn)。
一路群山險阻,缺少補給,甚至士卒們多是有傷在身,期間細瑣軍務之繁雜真是少年英雄霍去疾有些吃不消了。但是他知道將為軍之膽,就算再是苦難,也不能在這種時候露出哪怕半分擔憂之色,否則軍心必然渙散,甚至本就不多的士卒就更是會損失很多,而這支軍隊也很可能就此走不出來,從此消失于世間。
故而霍去疾一路身先士卒,與最基層的戰(zhàn)士同甘共苦,甚至親自為傷重的小兵包扎,還把自己的坐騎讓給走不動的士卒。所以一路上漢軍敗兵掉隊的極少,連帶著行軍速度也快了不少。
就連身邊跟隨霍去疾已久的司馬也是感慨,這個霍去疾將軍這次改變很多,雖然往日也是勝多敗少的年少名將,可往昔出入必帶庖廚,走到哪里都不減奢華的少年輕狂再也不見蹤影,一代絕世名將的風范真是隱隱初現(xiàn)。
隱隱有了大漢第一戰(zhàn)神,衛(wèi)清大將軍那種沉著冷靜,與士卒同甘共苦的風范。
“潼關???”
“前面是潼關!”
“我們終于到了潼關”
已經(jīng)有士卒看著遠方的關隘喜極而泣,多日的風餐露宿,飛馳奔逃讓大漢精銳騎兵也是無法忍耐住自己內(nèi)心的激動。要不是霍去疾將軍同甘共苦,與士卒一起起臥,甚至將自己的吃食都推讓給士卒們,很多士卒根本堅持不到回到大漢的領土。
如今脫離險境,士卒們自然而然地喜極而泣。
而宛如鐵打的一般的霍去疾將軍也是松了一口氣,原本緊繃的神經(jīng)頓時放松起來,敗兵以來的種種困苦自責頓時再也壓制不住,只是感覺天旋地轉,一頭就從馬匹上栽倒下去。
“將軍!”
“霍去疾將軍!”
還好,因為霍去疾看到大漢的第一雄關潼關而放緩了全軍行軍,甚至勒馬駐足觀看,所以只是從馬匹上滑落倒地,沒有被身后戰(zhàn)馬踐踏的危險。
身邊的校尉七手八腳的一番手忙腳亂的搶救之后,昏倒在地的霍去疾才悠悠醒來,眾人見狀趕緊將霍去疾送到潼關內(nèi)治療。
大漢,現(xiàn)在丟不得如此名將!
~~~~~~~~~~~~~~~~~~
早就結束追擊的蕭胤鎮(zhèn)跟龍熙岳等人在新收復的陽城慶祝。
龍熙岳敬了甄詡一碗酒,“甄詡先生,龍某不識先生韜略,才有如此大敗。幸得先生出策搭救,挽回龍某乃至大燕一世英明。這一碗酒,龍某敬你!”
言罷,龍將軍一飲而盡。
甄詡也不托大,也是回敬一碗,但是喝起來卻是幾口幾口的慢慢喝,最后還被酒水嗆咳嗽了。
“哈哈哈,軍中粗陋,沒有什么好的酒水。等轉回燕京,龍某再請先生大宴幾場,痛快豪飲?!?
蕭胤鎮(zhèn)也加入其中,敬了在座諸位幾碗酒水。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絕境皇權:替死皇帝的逆襲之旅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墨武飛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武飛揚并收藏絕境皇權:替死皇帝的逆襲之旅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