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武飛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3章 誰家新燕啄春泥,絕境皇權(quán):替死皇帝的逆襲之旅,墨武飛揚,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次日,皇宮御書房內(nèi)。
蕭胤鎮(zhèn)幾人坐在一起共商國事。
青鸞一切如常,也看不出那日的感動。
經(jīng)歷了昨天的事情,蕭胤鎮(zhèn)與青鸞的感情似乎更加近了,現(xiàn)在即使是在外人面前還是坐得很近。不過其他人都是人精,怎么會看不出,只不過都選擇不言而已?,F(xiàn)任皇帝和前任皇帝長公主的愛情故事,雖然血脈隔了七代,早就出五服了,可是畢竟也不是自己這些做臣下的能言的。
而侯輸則坐在蕭胤鎮(zhèn)對面,已然不再是一副落魄的窮苦百姓模樣。昨日拜侯輸為司空之后,就著人饋贈其十金,同時給其配了高頭大馬的車駕和御者,隨時恭候他出行使用。
這會侯輸?shù)故菦]有在推辭,欣然接受。不過看他今天一早就來御書房外等候,就知道現(xiàn)在完全是一副千里馬遇到伯樂的景象。
蕭胤鎮(zhèn)用文火煮著裝滿酒的小鼎,鼎里則是剛摘下來的青梅。久聞古代人喜歡青梅煮酒,這個世界的人似乎沒這么講究,酒就是酒,梅子就是梅子,從來沒想過放在一起煮著飲用。
片刻之后,鼎內(nèi)已經(jīng)沸騰起來,熱好的酒水之中飄出一股梅子的清香。
蕭胤鎮(zhèn)小心的用木杓從鼎內(nèi)舀出酒來,先給對面的司空侯輸?shù)沽艘槐缓笫乔帑[,龍熙岳等幾位將軍,然后是軍師李儒京,最后才是自己。在座的幾乎都是蕭胤鎮(zhèn)的核心班底,而且是燕京城內(nèi)掌握最核心的權(quán)力的幾人,該有的禮數(shù)還是要到的。
蕭胤鎮(zhèn)拿起酒杯敬了侯輸一杯,“如今燕京凋敝,大燕國土又盡數(shù)分崩離析,時逢亂世。朕實在是有心無力,還望侯司空教我以治國之道?”
侯輸也是回敬了一杯,然后撫了撫胡須,笑道。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
令順民心,則威令行。民惡憂勞,我佚樂之;
民惡貧賤,我富貴之;民惡危墜,我存安之;
民惡滅絕,我生育之。”
蕭胤鎮(zhèn)一臉黑線,這侯輸?shù)脑掚m然押韻,但完全都是咬文嚼字,一點也沒什么實際的東西,給人一種說了又沒說的感覺,完全就是一副前世領(lǐng)導講話的假大空。
“額……司空大才,心懷天下。只是現(xiàn)在燕京城孤城一座,國庫空虛,又有群狼環(huán)繞,如何可以發(fā)展起來?”
“陛下所問非是如何治國?只是想解現(xiàn)今燕京城內(nèi)的困難吧?”侯輸撫須笑道。
“正是。”蕭胤鎮(zhèn)趕緊還了一禮,“所謂遠水解不了近渴。先把眼前的問題解決呀。”
“現(xiàn)今國庫糧倉空虛,而百姓沒有積存,農(nóng)民賣兒賣女,反倒是商賈囤積居奇,大肆斂財,權(quán)貴橫行通過手里的權(quán)力強征暴斂,其原因就在于君主沒有辦法均衡人們的收入啊。商賈權(quán)貴不事生產(chǎn),卻錦衣玉食,而辛苦勞作一年的農(nóng)民工匠卻連果腹都難,負責生產(chǎn)的農(nóng)民工匠積極性不高,國庫稅賦糧食產(chǎn)量自然多不起來?!?
“愿聞其詳?!保捸锋?zhèn)虛心求教。
“先王圣人以井田制,八戶為私,其一為公。一塊田地均分為九塊,周圍的八塊地各自分給不同的農(nóng)家,中間的一塊地是公田,大家一起勞作,公田收獲的糧食就算是納稅了。但是人皆有私心,都只忙著種自己的地,對于公田反而都不上心。這就導致公田的收成很少,所以國庫的稅賦就會很少。
青鸞點了點頭,也在旁解說,雖然沒有明言但是明顯是給這位不識人間煙火的皇帝說的:“先王往圣的井田制,想的是八戶共同耕耘一塊田地,自然收成會很好,而且百姓集合八家之力共同耕耘公田都不會太累??墒菚r過境遷,圣人之德,人皆感念,眾人協(xié)力耕耘,雖然算是九一之稅,但也是百姓富足,國庫充盈。但是后世繼任者往往德能一般,甚至昏庸無能,國庫稍一不足,就想克扣百姓,強征多征稅收。所以百姓皆有怨,公田自然無人上心,久而久之,國庫收益并不好。”
“正是如此,所以現(xiàn)在普遍行使的稅收是什取其一,也就是說田產(chǎn)一石粟米,要收走十分之一的粟米以為稅收?!?
龍熙岳點了點頭,接著話頭,他已然從軍數(shù)十載,但是老來歷多,對于這種事情也是如數(shù)家珍。
司空侯輸對青鸞和龍熙岳,各行一禮:“當今燕國弊政也正是在此?!?
眾人皆是疑惑不解,均是暗道十取其一,稅賦多低呀,妥妥的善政仁政呀。
司空侯輸也料到眾人會如此,苦笑著解釋。
“令一夫挾五口,治田百畝,歲收畝一石半,為粟百五十石,除十一之稅十五石,余百三十五石。食,人月一石半,五人終歲為粟九十石,余有四十五石。何況衣服交換等事,怎么夠用?”
意思是五口之家,種一百畝的良田,每畝收粟米一石半,合計150石??鄢?0%的收稅,也就是官府收走15石,還剩135石。每個人一個月吃一石半,五個人一年就要吃90石,還剩下45石。其他的衣服,食鹽等生活用品,還要不要了?更別說,一般的家庭還不太可能有百畝良田,每畝上田才會產(chǎn)一石半,而且也不是每年都這么多產(chǎn)量呀。
“司空所言有理,可是國庫也是需要錢糧的。百姓日子雖苦,但也不能不收稅呀。不然國家朝廷就崩潰了?!?
青鸞畢竟是長公主,從小錦衣玉食,雖然被世人稱頌文武雙全,但是屁股決定腦袋,位置決定想法。一個皇室公主怎么雖然也憂國憂民,但是明顯就沒有司空侯輸這種從底層摸爬滾打出身的人更加體恤百姓人民。
侯輸搖了搖頭,“長公主有所不知,官府可沒有興趣每次收割糧食都派人來稱量實際產(chǎn)量。只是規(guī)定田歲產(chǎn)粟米一石,無論災(zāi)荒時歲變化,皆是到時按戶征收。遇到災(zāi)年可能顆粒無收,但稅賦卻也不減絲毫。遇到豐收之年,官府反而各種理由大肆加征收稅。”
“竟有如此之事……”
青鸞聽聞侯輸?shù)慕忉?,不由一呆,她雖然聰慧過人,但是自幼錦衣玉食,被呵護慣了,自然是難以知曉真實之情況。
蕭胤鎮(zhèn)聽完解釋,也算是懂了,就是田產(chǎn)靠簡單核定,但是完全因為技術(shù)能力不夠,或者就是單純的又懶又惡,不按實際情況來辦。災(zāi)年顆粒無收還不減稅免稅,到了豐收之年還要加征。怪不得都是罵貴族老爺?shù)?,整個就是不做人,不知道底下人民的疾苦呀?;蛘呔退闶侵烙衷趺礃??整個貴族階層都是食稅階層,體恤百姓的疾苦,不就降低了自己的生活標準了么?
侯輸并沒有指責什么,只是接著起身一拜,“陛下,所以臣下建議實行‘井田疇均,相地而衰征’,按土地質(zhì)量等級和年景的好壞向土地占有者征收賦稅。以上壤之滿補下壤之虛。劃二歲而稅一,上年什取三,中年什取二,下年什取一,歲饑不稅,歲饑馳而稅?!?
眾人聞言皆是眼前一亮,如此安排果然就解決了這個疑難雜癥,而且可以想象到如果實施起來,會有多少其他國家的百姓蜂擁而至。
苛政猛于虎,可不是一句玩笑。
司空,果真大才呀!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絕境皇權(quán):替死皇帝的逆襲之旅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墨武飛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武飛揚并收藏絕境皇權(quán):替死皇帝的逆襲之旅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