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萬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9章 漏網(wǎng)之魚,大漢諜商,二十五萬石,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彭城梁家還有后人尚存世間的消息猶如一道驚雷在劉邦行宮里炸響。
他在故魏王宮里還沒有坐穩(wěn),收到這個消息的他震驚了那么一陣,隨后再把帛書遞給了張良。
張良先看了眼張蒼,再看了眼陳平,然后呵呵一笑,把那張帛書放到燭火上燃成了灰燼。
劉邦頓悟。陳平面不改色,心里也有了打算。
……
蜀中。
大雨滂沱。
廣漢郡守府衙。
郡守用前所未有的規(guī)格宴請了當?shù)刈畲蟮募Z商。饒是郡里眾人都知道楊掌柜的獨生女與郡守家的長公子將結連理之好,楊掌柜的心里還是犯起了嘀咕,
“人家請客,挑的都是晴好的天,我未來親家請客,卻偏挑這種鬼天氣。
天氣不好也就罷了,這么講規(guī)矩的人,還用這種讓人不安的規(guī)格來請我,今天得小心又小心才行。”
郡守笑嘻嘻地恭維道,
“恭喜親家,今兒個漢王都派特使來為您設宴了。說是您家從匈奴來的貴戚已經(jīng)在路上了。”
楊掌柜一聽,心里先安穩(wěn)了多半。
按官中的規(guī)矩,與匈奴糧食等物資的交易,都在劉邦手上,他雖說是蜀中最大的糧商,可九成九的生意都在當?shù)刈龀傻?,跟匈奴的往來,那是完全不沾邊的?
可郡守的話鋒又轉了下,
“親家不必緊張。那個從匈奴來的貴人,帶著匈奴老單于的小兒子一行人來蜀中買鹽巴,不過你也不用多心,那是王上同意了的?!?
楊掌柜的心里緊了下。
“親家啊,那個貴人,說他家的一條根還留在你家,想要認個親,把他領回家歸宗認祖?!?
楊掌柜心里大概猜出了點端倪,不過他聽幺妹說過,那個人來自彭城大家族,在項羽身邊的職事,好像與匈奴交涉無關,他還存著點僥幸。
“親家玩笑了,我平素就算是送米糧做善事,也是送到衙署底下的善堂,家里買的奴仆小廝什么的,都是有人作保知根知底的,哪怕有那么一兩個小得狠了的,也都是當?shù)氐?,斷不會與彭城或者匈奴扯上什么關系?!?
楊掌柜半是揣著明白裝糊涂,半是存著僥幸,盡量不把話題往幺妹誕下的那個孩子身上扯。
對于他們這樣的人家來說,自家的女娘未婚先孕畢竟是一樁頂丑的事,更何況幺妹還與郡守家的孩子定了親,這事要是鬧開,那個孩子會成為幺妹的污點不說,整個楊家也會因為她當初的懵懂蒙羞。
幾千年來,華夏族男子三妻四妾的有,獨守著正妻的也有。雖說女娘也有自主擇偶的權利,但也需經(jīng)過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哪怕那只是一個過場。
像這種還沒結婚就生了孩子,孩子的親爹還不能說的情況,普通人家尚且覺得羞恥,更何況像他們這種有頭有臉的人家?
無論如何都要把這事蓋過去,哪怕是這樁婚事不要了,甚至開罪這位現(xiàn)任郡守。
廣漢郡守又如何?還不是走馬上任的外地人。強龍尚且壓不過地頭蛇,他楊家在蜀中可是有數(shù)百年的經(jīng)營的,郡里諸多官吏都與楊家沾親帶故,說句不謙虛的話,就算是劉邦來了,也得掂量掂量,他老楊家可不怕。
楊掌柜的臉當即沉了下來,
“雖說商賈地位低下,別的話我不敢說,這幾百年來,我老楊家連蜀中的乞兒都不曾輕侮過,更不曾受過誰的侮辱。
如若郡守嫌我楊家門楣不夠,親退了就是,大不了我兒找一個家業(yè)低一點的,怎么都是一生,到老都有一家人。”
郡守的心里著急,他心里的那只眼瞟了下隔壁。
郡衙的房子都是木頭結構的,隔音效果并不好。隔壁或坐著或站著的那一位,那可是劉邦手下最是殺人于無形的陳平。
在這當口,那人都來了,可見事情有多嚴重。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漢諜商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二十五萬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二十五萬石并收藏大漢諜商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