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于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章 求救,戰(zhàn)國帝業(yè),君子于役,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光是平原君兩個人就捐出了近50萬石糧食,邯鄲城中其他的權貴雖說沒有他們兩個人那么富有,但是再湊出20萬石糧,絕對是不成問題的!
有了這七十萬石糧,長平前線怎么著都能再撐一年半載!
一年半載的時間,長平怎么著也該打完了吧?
趙王丹正在心里想著的時候,就聽平原君再次開口:“大王,如果貴族們捐出的糧食都吃完了,長平仍然懸而未決,我們又該怎么辦?”
這個問題一出,大殿上的氣氛陡然凝固!
是啊!長平都打了一年多,要是再過一年還是沒分出勝負,那趙國該怎么辦?
樓昌又跟著提出一個問題:“貴族們捐出的糧食最多只夠前線食用,可是我們的百姓也要吃糧,現(xiàn)在我國的糧產(chǎn)嚴重不足,根本養(yǎng)活不了那么多百姓,難道我們要看著百姓餓死?”
戰(zhàn)爭并不是只有前線在消耗,后方同樣是在消耗。就像現(xiàn)在趙國上下節(jié)衣縮食支援前線,百姓已經(jīng)快不堪重負了。
真的再打一年,就算前線還有糧,后方也要崩,后方要是崩了,那前方也就完蛋了!
田秀本以為只要解決了前線軍隊的口糧,就能讓戰(zhàn)爭進行下去,但現(xiàn)在看起來田秀把事情想的有些過于簡單了。
“大王!不如還是以馬服子為將,速戰(zhàn)速決,方為上策!”趙勝再次提出了以馬服子為將。
趙括一聽自己還有機會上場,又趕忙請戰(zhàn):“括愿為大王效死,請大王允許臣前往長平和秦國一決死戰(zhàn)!”
“這……”趙王丹陷入為難之中。
如果讓趙括上吧,又怕他缺乏實戰(zhàn)經(jīng)驗被王齕打死,如果不讓他上吧,再拖下去,事情只會越來越糟。
寡人該怎么辦呢?
“大王,其實我們都忽略了一個問題,難道只有我趙國在消耗嗎?”田秀看著陷入兩難的趙王,再一次出言提醒。
趙王丹抬起頭將目光看向田秀,“卿的意思是?”
田秀看趙王似乎還是有點不明白,就干脆把話挑明了:“大王,實質上,這場戰(zhàn)爭不光是有我趙國在消耗,秦國同樣也在消耗,戰(zhàn)爭就是這樣,兩國在消耗中忍耐,先堅持不住的一方就必然失敗?!?
趙勝忍不住笑出了聲,道:“我的公子,秦國比我國大得多,他們的耕地也比我們多,就算是拼消耗,我們也耗不過人家?!?
秦國地處關中,關中之地本就肥沃,更不用說秦國還在惠文王時期得到了被譽為天府之國的巴蜀。
商鞅變法之后,秦國重視耕戰(zhàn),在秦國百姓除了打仗就只有種地,所以秦國的糧食產(chǎn)量一直都是七國的扛把子,連齊楚都比不過。
“平原君說的很對,他們的糧食產(chǎn)量確實比我們多,可是他們的士兵也比我們多,消耗要更大,而且不要忘記他們是客場作戰(zhàn),補給線漫長,實際上秦國的消耗并不會比我們??!”
正如田秀所說的那樣,盡管秦國的糧產(chǎn)豐富,但長平之戰(zhàn)本來就是秦軍客場作戰(zhàn),秦趙兩國的主戰(zhàn)場圍繞上黨進行,在糧食轉運時,秦國的糧食都要從遙遠的咸陽運送到長平,相比之下趙國送到前線的糧食就要近很多,路上的消耗也會更少。
糧食運送到前線是需要民夫押運的,民夫也是吃糧的,很多時候送到前線的糧食,光是在路上就要被消耗掉一半。
再加上秦國為了打贏長平之戰(zhàn),出動了60萬大軍,秦軍幾乎傾巢而出,這給秦國后勤造成的壓力并不比趙國小。
“賢卿說的有理??!”趙王丹在感慨了一聲后,語氣堅定的說道:“戰(zhàn)爭比拼的就是兩個國家的忍耐力,田卿說的對,我們兩個國家都是在忍耐中消耗,寡人就不信,我趙國會耗不過暴秦!”
趙豹不合時宜的拱起手拆臺道:“大王的決心是好的,但是缺糧的問題還是沒解決,您難道要看著我們的百姓眼睜睜餓死嗎?”
這一句話就讓剛才趙王的決心沒了一半。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戰(zhàn)國帝業(yè)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君子于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君子于役并收藏戰(zhàn)國帝業(yè)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