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于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49章 投靠楚國,戰(zhàn)國帝業(yè),君子于役,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牧還在著手策劃收取巴蜀,劉三刀從外面進(jìn)來了,拱手說:“大將軍,尉……秦國右丞相來了。”
一聽是尉繚來到,李牧立即吩咐:“快請!”
須臾,尉繚負(fù)著手從外面進(jìn)來了。
尉繚一進(jìn)來,李牧就領(lǐng)著眾人向他抱拳行禮,笑呵呵的打趣說:“末將拜見右丞相!”
尉繚拱手還禮笑道:“大將軍折煞我了,咱們是一個鍋里攪馬勺的兄弟,無需如此生分?!?
李牧直起身來,笑著請尉繚入座,問道:“不知右丞相此次前來,可是有事要交代?”
尉繚擺了擺手說:“論起年紀(jì)大將軍要長我,論其資歷大將軍更是比我深厚的多,請大將軍今后還是稱呼我尉繚,或者繚即可?!?
李牧這才說道:“那今后我們就以兄弟相稱,牧虛長幾歲,便為兄長了?!?
尉繚呵呵一笑連連擺手說:“上將軍和我?guī)煾甘且惠吶?,論起輩分,小子要稱呼大將軍一聲仲父,繚可不敢跟您平輩論交?!?
眼看兩人在那說個沒完,一個年輕的小將軍站了出來,抱怨道:“父親,你們倆就別說了,這么多人還站著呢。”
尉繚注意到這個年輕的小將軍,問道:“這位是?”
李牧把那小將拉到自己面前,指著他說:“這是我的長子李仁,他也到弱冠之年了,所以帶他出來,見見世面。”
尉繚打量著李仁,點頭稱贊道:“果然虎父無犬子,公子年少英武,將來必成大器?!?
李仁趕忙抱拳行禮,謙遜道:“右丞相過獎了,仁不過初出茅廬,還得多向各位前輩學(xué)習(xí)?!?
李牧欣慰地看著兒子,又對尉繚說:“繚啊,你此次前來,到底所為何事?莫要再兜圈子了?!?
尉繚收起笑容,正色道:“實不相瞞,繚此次來,是為巴蜀之事。如今巴蜀局勢微妙,秦國若想順利收取,還需從長計議?!?
李牧眉頭微皺,沉思片刻后說道:“我也在謀劃此事,只是巴蜀地勢險要,又有當(dāng)?shù)貏萘ΡP踞,若貿(mào)然出兵,恐有變數(shù)?!?
尉繚端起茶盞,輕抿一口,說道:“正是,巴蜀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不可貿(mào)然行事。”
李牧點頭稱是,“繚你所言極是,我也正為此事煩惱。”
尉繚放下茶盞,從袖中掏出一卷地圖,展開鋪在桌上,指著地圖說道:“巴蜀雖險,但也有薄弱之處。此處山路狹窄,守衛(wèi)稀疏,可派一支精銳部隊從此處潛入,截斷敵軍后路,再由將軍率大軍正面進(jìn)攻,定能一舉拿下?!?
李牧看著地圖,眼中閃過一絲驚喜,拱手道:“丞相果然智謀過人,末將受教了?!?
當(dāng)下,兩人便圍繞此計詳細(xì)謀劃起來,氣氛熱烈而緊張。
計劃敲定了以后,兩人各自將計劃呈報給成蟜和田秀。
成蟜那邊的回復(fù)很快,同意按照兩人的計劃攻打巴蜀。
并且成蟜還派出樊於期,讓他率領(lǐng)三萬秦軍和趙軍協(xié)同作戰(zhàn)。
接下來的幾天,兩軍進(jìn)行了整訓(xùn),準(zhǔn)備為進(jìn)攻巴蜀做準(zhǔn)備。
夜里。
月明星稀,李牧一個人站在營帳外沉思。
忽然間,一個人影從遠(yuǎn)處閃現(xiàn)。
李牧警惕的說了聲:“誰?”
營地中的篝火發(fā)出噼里啪啦的響聲,周圍一片死寂。
李牧以為自己聽錯了,剛準(zhǔn)備回大營休息。
這時,他聽到身后有腳步聲,李牧警惕的回身,在回身的同時還抽出了佩劍。
一個人影出現(xiàn)在李牧面前。
“武安君,您都是用利劍來待客嗎?”這人聲音干啞,聽起來像個老者。
李牧不答。只是把劍往前刺了兩寸。
那人終于是從黑暗中走了出來,李牧看起來他的長相,這是一個干瘦的老者,留著山羊胡須,面目慈祥。
“老先生是?”李牧見是個慈祥老者,連忙把佩劍收起來拱手行禮。
老者并不說話,而是與李牧盤膝而坐。
“我聽聞將軍準(zhǔn)備收取巴蜀?”老者問。
李牧點頭:“牧確有此意。”
感受到老者身份不簡單,李牧的態(tài)度很是恭敬。
老者點頭,繼續(xù)說道:“將軍可聞,蜀道難,難于上青天?蜀中山路崎嶇,又有劍閣天險,若是將軍大軍被阻一月,必然糧盡而退?!?
李牧聞言,呵呵一笑:“我們已想出辦法,奇襲巴蜀?!?
老者同樣呵呵一笑問:“將軍能否把你們的計策告知老夫?”
李牧遲疑了一陣,拱手說道:“老先生,大軍的兵力部署,行軍路線,這些都是機(jī)密,關(guān)乎幾十萬人之生死,牧實在不便相告?!?
老者撫須大笑。
然后老者撿了幾粒石子,從地上繪了一份草圖,老者用手指當(dāng)畫筆,在草圖上寫寫畫畫,李牧看的很認(rèn)真。
看完了老者這幅畫以后,李牧大驚失色,汗如雨下。
“將軍,你們想走小道繞到敵軍后面,切斷敵軍退路,然后將敵人殲滅。這計劃確實不錯,可執(zhí)行起來風(fēng)險很大,漢中附近的幾條小路,司馬南一定會設(shè)伏,將軍派人去了,只怕有去無回!”
說最后一句話的時候,老者連連搖頭。
顯然老者從一開始就猜出了李牧他們的打算,特意趕來提醒。
李牧連忙拱手請教:“老先生,若您有良策助我趙國收取巴蜀,牧必上奏趙王,厚賜老先生?!?
老者擺手,道:“我非為賞賜而來,只是不想讓天下蒼生再遭禍患?!?
“三家分晉以來,天下戰(zhàn)火不止,黎民飽受其害,唯有統(tǒng)一,才能使天下蒼生免遭戰(zhàn)火。”
“20年前,我以為最終能統(tǒng)一天下之人是秦國,想不到老夫看走了眼,能統(tǒng)一天下之人,居然會是趙國。”
老者說到此處的時候,不勝唏噓。
李牧同樣很感慨,誰能想到?二十年前趙國還差點被秦國逼上絕路,二十年后竟連咸陽都拿下來了。
“將軍!”老者卷了卷寬大的衣袖說道:“我今日來此,正是為了指點將軍收取巴蜀,好讓趙國能早日一統(tǒng)天下?!?
“牧愿聽教誨!”李牧對老者長拜。
老者將他扶起來說:“將軍不必如此,且聽我說?!?
“司馬南其人,性貪,殘暴,這種人不可用武力討伐,要用利益收買。”
“愿聞其詳!”李牧說道。
老者頓了一頓,繼續(xù)說道:“收買司馬南并不困難,其所求者,無非是名祿,將軍可上書秦王封其為徹侯,賜其財帛,以利誘之。
而他手下的士兵,大多為關(guān)中人士,他們是不愿意跟著司馬南對抗朝廷的。
將軍只需要讓人到漢中、巴蜀去散布流言,就說司馬南欲反,秦王將親啟大軍來討伐。
破城之后,所有參與謀反者,皆貶為奴隸。
秦軍畏懼秦法,必然不肯跟司馬南對抗朝廷。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戰(zhàn)國帝業(yè)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君子于役的小說進(jìn)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君子于役并收藏戰(zhàn)國帝業(yè)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