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夜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5章 平安“無”事,蜀漢之昭烈大帝,江城夜風,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其實,自高祖皇帝開始,歷代大漢帝王便會通過詔令來發(fā)布一系列的民生政策以表達自己對老人的憐憫和關愛之情。
除了上文中提到過的年過七十除殺人不加罪外,還有《續(xù)漢書·禮儀志》中描述:“年七十者授以玉杖, 八十九十禮有加, 賜玉杖長尺, 端以鳩鳥為飾”,這里提到的‘鳩杖’是朝廷授予老人身份的象征,可見漢朝的‘尊老’思想異常的受到朝廷的重視。
《史記》中寫道:“賜天下鰥寡孤獨、窮困及年八十以上孤兒九歲以下布帛米肉各有數(shù)?!泵康絿矣写蠹?,或者立后等喜事,漢代的統(tǒng)治者便會想到老幼的苦難生活,與他們同樂,為此給予了其食物、衣服的幫助。
歷代帝王對老人的幫扶手段不盡相同,有像上面說的賜予食物、衣服的,有幫忙建房的,有免除田租的等等,就連當今皇帝劉宏也曾經(jīng)發(fā)過詔書,要求各地官員盡力幫扶當?shù)乩嫌祝皇沁@些年來,大漢戰(zhàn)亂頻發(fā),沒有多少官員將這要求完全落到實處而已。
而這次劉備下令設置扶老院,便算是響應了皇帝陛下的詔令,而且是首次使用扶老院的方式進行,還在重九之日祭祀的時候提出,這便是在這特殊日子加上敬老概念的開端了,畢竟所有的新東西都要讓人有一個接受的過程。
最后一個,蔡邕的會稽學府正式開始講學,瞬間吸引了不少本地學子前來學習,而且經(jīng)過前期的造勢,消息已經(jīng)傳到了鄰近的吳郡、豫章、丹陽等地。估計不久之后,消息將會傳遍整個揚州,甚至是周邊的徐州、荊州。
與此同時,蔡邕寄出的信件均有了回復。
荊州龐家的回信婉言謝絕了蔡邕的建議,只說龐統(tǒng)年少,不舍得離開家人,暫時由家中長輩親自教導,待年歲大些,再來聆聽蔡公教誨。
雖然劉備知道自己暫時見不到龐統(tǒng)了,但是自己早有心理準備,也不算太失望。不過,另外一邊給他的,就不是失望了。
原來,瑯琊諸葛氏的諸葛玄收到蔡邕的信件之后,前往泰山郡與自家兄弟諸葛珪商議一番,二人均認為兗州之地,民亂頻發(fā),大戰(zhàn)不斷。而根據(jù)蔡大儒信中所言,自新任會稽太守上任后,重拳出擊打擊山越,會稽已然太平起來了,并且那里遠離中原,應不會被戰(zhàn)亂所及。
諸葛珪身為泰山郡丞,卻無法護得瑯琊的家人周全。倒不如讓自家兄弟帶著自己的家眷到會稽去,學習的同時可以躲避戰(zhàn)亂。于是,二人聯(lián)名給蔡邕回了信,決定由諸葛玄帶著自己和諸葛珪的家眷到會稽來,諸葛玄作為名士來講學,子侄輩則前來學習。
這個消息把劉備差點樂瘋了,畢竟諸葛玄不僅要把自己最想要的諸葛亮帶來,還要把諸葛瑾也帶來,這個人也一點不簡單??!
。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蜀漢之昭烈大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江城夜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城夜風并收藏蜀漢之昭烈大帝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