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手青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章 重明鳥現(xiàn)天下安,有味道的神鬼事,右手青衣,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除了眼睛符合使者說的是重瞳以外,這家伙和平日里大家喂的雞沒什么兩樣,根本看不出東西有什么神異之處,反而更讓人覺得是掋支之國對自己的羞辱和不敬。
眼見力士們圍了上來,使者趕緊跪了下來。向堯帝稟告說自己一路上也靠著它驅趕老虎野豬和巨雕猛禽,才得以安全到達這里。而且,在小國本來也是一種傳說的靈鳥,很多人都因為它的外形忽視了它,常常知其名而不知其人。
堯帝聽了使者的話,見他的神情不似作為。便示意義憤填膺的群臣和力士們退下,饒有興趣的朝著使者呈上的重明鳥打量了一下。
然后又轉頭看向使者,搖了搖頭。笑著說,這個小家伙毛都沒有幾根,看樣子都還離開母親沒有幾天,它哪能夠像你說的那樣驅趕捕逐猛獸呢?
使者正欲開口,但那使者說的重明鳥卻仿佛聽懂了堯帝的話一樣,昂首啼叫了一聲,聲音清脆,氣息綿長,還正如鳳凰的鳴叫一般,看的群臣都是面面相覷。
在叫過幾聲之后,使者嘴里的重明鳥撲騰了幾下翅膀,騰舉空中,先是在殿里繞了一圈,然后飛到的院子上方,一邊飛一邊啼叫,聲音直插云霄。不多時,大殿周圍的鳥都開始鳴叫起來,而且聚集在大殿的上空,仿佛百鳥朝鳳一般。
而站在院子里的侍衛(wèi),還看到許多老鷹一樣的猛禽拍打著翅膀倉皇的向北邊飛去,像是有什么猛獸在驅趕它們一般。
看到這種情形,大家都信服了使者的話。于是,便有大臣問道。它的羽毛一直是這樣嗎?
使者說,從小臣帶著它出發(fā)的時候算起,差不多有了兩個寒暑,它的羽毛時長時落,羽毛全部長齊的時候更為威武,沒有羽毛的時候也能像今天這樣。
于是,又有大臣問它的喂養(yǎng)之法。
使者說,它在外面的時候,不知道它吃什么,如果是喂養(yǎng)的話,小臣試過多次,它只吃瓊膏。
于是,堯帝便和群臣商議,如果留下它的話,關在籠子里喂肯定是不行的,雖說現(xiàn)在天下大治,但也找不到那么多的瓊膏來養(yǎng)它,如果不留下的話,難免傷了使者的心。最后,大家一合計,便將它放養(yǎng)在了平陽城外的山上,然后又賜給使者許多禮物,讓他早日返還。
這只重明鳥留到帝都以后,方圓百里以內,豺狼虎豹巨雕倉禽,全部沒了蹤跡,即便是地方上出現(xiàn)妖異或者邪門的事情,在這只鳥路過以后,也都沒有了聲響。
而且,堯帝治下的各個部落和人口集聚的地方,重明鳥每年都會叫著飛一趟或者數(shù)趟。時間一長,各個部落都會根據(jù)重明鳥來到的時間,提前打掃門戶,供上瓊漿玉液,或自己認為最珍貴的食材,以表示對重明鳥的敬意。
堯帝禪位后,這只重明鳥突然不見了蹤影,這讓人們心若喪失。于是,每年的正月初一,人們就想辦法用木頭或金屬制作成它的樣子,懸掛在門戶上,一是期盼著重明鳥能再次出現(xiàn),二來也有假借重明鳥的樣子來威懾魑魅魍魎的意思。
也有人說,舜帝出生之前,他的父親瞽叟曾夢見重明鳥飛到他的面前,說是要投生到他的家里,瞽叟夢醒以后,舜帝就降生了。
瞽叟夢見的那只重明鳥是不是就是當時掋支之國進獻的那只,誰也不清楚,但在舜帝南巡之后,世上再沒有聽到過重明鳥的故事了。
不過,后來人們將雞尊為“五德之禽”,說是星官臨凡,或許既是源于傳說里雞的樣子和重明鳥長的很像,也是源于對堯“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的敬仰。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有味道的神鬼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右手青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右手青衣并收藏有味道的神鬼事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