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口張學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3章 漁父,泛舟青史:我開局直播問道伏羲,漢口張學友,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可你的思想太過壓抑民性,畢竟人民有情,而非耳提面命的癡兒...”
出身底層的墨翟想象著那個法家治下規(guī)矩森嚴的社會,想到了繁文縟節(jié)的儒家,只不過一個是隱形的規(guī)矩,一個是顯性的規(guī)矩。
但他又深知法令之下令行禁止,若是處處顧及感情,又哪有規(guī)矩可言?
“不錯,所以秦朝二世而亡了?!?
韓非閉上眼,直截了當?shù)慕韬笫乐С姓J了自己學說的殘酷少恩。
墨翟愣了一下,張了張嘴,最后什么也沒說。
而所有的觀眾聽到韓非這句話心中都是猛然一震!
暴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法令嚴格到了極致,也就物極必反。
轉(zhuǎn)了這么一大圈,還是回到了道家思想中。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一陰一陽之謂道,純用德政,迂腐;純用法治,暴戾。
這就是為什么后世皆以外儒內(nèi)法治國的基本原因,孤陰不生,孤陽不長,沒有完美的藥方,只有因時因地而調(diào)整的對策,所以任何不以辯證唯物主義分析的歷史觀點都會僵硬落后。
不為良相,則為良醫(yī)。古時治病如治國,治大國若烹小鮮,尋求的都是那個動態(tài)平衡,凡事不可偏激,亂世方可用重點,猛藥才能治沉疴。
此時惠施作為和墨家辯論的職業(yè)選手向墨翟恭敬行禮道:“墨翟先生,晚輩惠施對辯學小有研究,不知先生如何看待歷物十事?”
歷物十事,出自《莊子·天下》,主要是對自然界的辯證分析,貫穿著“合同異”的思想。他和后期墨家一樣認為物質(zhì)世界是由微小的不可再分割的物質(zhì)粒子所構(gòu)成。
奇人名黃繚,詢問惠施“天地所以不墜不陷、風雨雷霆之故”,惠施不假思索,應(yīng)對如流,“遍為萬物說”。
而墨家對于物理學的認知,不僅來源于實踐的實驗,也在和名家的吵架中互相汲取了許多營養(yǎng)。
例如《墨子·經(jīng)上》曾說:“厚,有所大。”(有“厚”才能有體積,才能有物體的“大”)。
而惠施反駁說:“無厚,不可積也,其大千里。”(物質(zhì)粒子(“小一”不累積成厚度,就沒有體積;但是物質(zhì)粒子所構(gòu)成平面的面積,是可以無限大的)
也就是二維空間。
墨翟聞言沉吟道:“我聽殷陽所言,后理論物理之學與你所言歷物十事頗有相通之處,所謂其大無外,其小無內(nèi),你也說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nèi),謂之小一。”
莊子此時也點頭贊同道:“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
焉則膠,此為小大之辨。故老子名其為道?!?
墨翟點點頭:“而你所言‘泛愛萬物,天下一體’也也和我派’物一體也,說在俱一、惟是’的本意相同。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泛舟青史:我開局直播問道伏羲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漢口張學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漢口張學友并收藏泛舟青史:我開局直播問道伏羲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