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驚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36章 被搶了!,吃瓜上位,我成了暴君的唯一信仰,燕驚歡,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后喝茶不語。
皇帝的心病她這個當(dāng)娘的如何不知曉?但怎么偏偏就是一個宮女呢?
她都派人打聽清楚了,楚流徵除了當(dāng)差盡心之外也沒什么別的長處,怎么就迷了皇帝的眼呢?
其實如果皇帝肯按照流程走,太后一個“不”字都不會說,說不得還要高興地賞楚流徵一些東西,可誰叫皇帝把人安置在養(yǎng)心殿還做出為了一人冷待整個后宮之事?
這叫太后如何不憂心?
蕭錦書豈能不明白太后的顧慮?她又接著勸了兩句,總算將太后哄得露出一個笑臉,留她在宮里用晚膳,還命人將小世子也接進宮來。
這消息傳到文華殿,蕭靖凡便知阿姐把母后勸好了,頓時不再擔(dān)心,繼續(xù)專心處理政務(wù)。
翌日,宮里跟楚流徵有關(guān)的流言忽地消失,跟從沒出現(xiàn)過似的。
經(jīng)過太后三請楚流徵都沒請到人一事,眾人可算看清了皇帝的態(tài)度。
連太后的面子都不給,皇帝這是鐵了心要護著楚流徵了,誰還敢肆無忌憚地造謠?皇帝要尊著太后,對他們可不用留情。
楚流徵還通過系統(tǒng)追著以她為主角的妖妃話本呢,這才看到一半造謠的人就不寫了,不免有些可惜。
后宮是清靜了,前朝的聲音卻大了起來,都察院彈劾和勸諫皇帝的折子跟雪花片一樣堆滿御案。
蕭靖凡選擇視而不見。
被忽視的御史們不滿了,要鬧了。
出頭鳥在朝會上當(dāng)面進諫,本想拔個頭籌,誰料慷慨激昂的一番陳詞尚未說完,面前已經(jīng)擺了好厚一本罪證。
御史不因言獲罪,但若犯了其他事可就沒豁免權(quán)了。
出頭鳥傻眼了,兩腿抖若篩糠,冷汗如瀑浸濕衣衫,不明白皇帝到底是何時知曉的這些事?
蕭靖凡沒給他問出口的機會,將人一貶到底,發(fā)配邊疆。
眼瞅著同僚就這么被罷了官,眾御史群情激奮,當(dāng)即便有不信邪地站了出來,一番陳詞,唾沫星子都噴到了御階上。
皇帝一言不發(fā)地聽著,面上若有所思,似乎是聽進去了。
眾御史當(dāng)即大喜。
可顯然高興得太早。
就在大家以為皇帝聽進去勸說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時,第二天傍晚就傳出那不信邪的御史光著屁股被城南王寡婦的大兒子追得險些淹死在護城河一事。
此人竟然因為王寡婦生得像他早死的青梅便巧言威逼王寡婦就范,與其通奸,還不許王寡婦告知旁人,否則就讓人抓王寡婦的兩個兒子蹲大獄。
王寡婦為了保護兒子,只好忍耐隱瞞下來。不料這日竟被提前下工的大兒子撞破,大兒子氣得抓起掃帚就往不信邪御史身上招呼,逼得其光著屁股跑了出來,叫百姓好一通圍觀。
這下官聲盡毀,不僅御史沒得做,還被王寡婦的兒子一紙訴狀告上了公堂,求大理寺的大人給個公道。
這事兒傳到官員們耳中,不免就聯(lián)想到皇帝身上。不然這事兒為何早不曝出來晚不曝出來,偏偏在其勸諫過皇帝不要沉迷女色之后就曝出來了呢?
眾人細細那么一咂摸,品出點以牙還牙打擊報復(fù)的味道。
沒錯,這事兒確實是蕭靖凡叫錦衣衛(wèi)干的。
他本來只是讓錦衣衛(wèi)查一查此人有沒有做些貪贓枉法之事,沒料到竟然查出來這么一樁丑事。
不信邪御史罪有應(yīng)得,王寡婦卻是無辜。
世上從來不缺受害人有罪論者。比如民間已經(jīng)出現(xiàn)如果王寡婦跟不信邪御史的青梅長得不像就不會出事,如果王寡婦安守婦道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就不會叫不信邪御史瞧見從而起了歹心等等言論,附和的人還不少。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吃瓜上位,我成了暴君的唯一信仰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燕驚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燕驚歡并收藏吃瓜上位,我成了暴君的唯一信仰最新章節(jié)。